分类目录归档:Roadmap of My Life

Something important will always happen in my life.

体验CTO

这半年变化依旧非常大。

年初开始接手主营业务的部分研发板块,加之前端团队拆分,分散到各个部门,因此我已经开始多部门跨职能管理。

由于前端技术已经好多年没有实践过,三四月份陆陆续续借周末时间补习了一轮专业知识,五一节宅家的时候,顺便把我的个人项目升级了下,增加的网页和小程序功能。

中间因为ChatGPT爆火,我也成为公司内对大模型摇旗呐喊的先行者之一,迅速推动在我负责的产品线里上线了大模型的应用场景。

五一假期回来,老板突然找我,说基础平台总监要离职了,让我把算法团队也接了。

于是我又迅速从熟悉前端技术的阶段切换到要了解算法技术阶段……

好处是有了个理由,可以找老婆要预算了,立马下单了顶配的最新款Mac Studio。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在AI 2.0时代,有AI的想法,又管理着算法团队,可以做成很多事。

于是接手算法团队的这几个月,随着对算法技术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大模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我负责的业务,我第一次找到了真正创业的感觉——做战略前瞻,共创产品点子,验证技术可行性,最后设计完整的产品上线并商业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产品的最终成功,我在销售策略、运营策略、甚至PR上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我都把自己当成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在做事了,当然很多其他部门的协作同事也是这么看我的……

然而这个时候,另一个方向的选择机会也出现了。

虽然我负责的这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成型,而且即使算上产研成本也即将突破盈亏平衡点,总体发展向好,但是这个业务线在公司的整体业务盘子里,还只能算孵化中的第二曲线。而且公司里,不管是合伙人层面,还是兄弟部门,对于这个业务是否坚决投入,也是有一些不同声音的。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在这半年里,除了这个业务线的研发管理,老板也在不断给我新的领域(压榨我的价值:-))

直到8月份的时候,HRD找我聊天,暗示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事情——比如,不止管这条业务线的研发,或者技术部的几个部门,而是管整个技术部?

我当然也是愿意的。

于是在9月份的竞聘之后,10月份,我正式成为技术部的轮值CTO。

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个星期了。

角色的变化特别明显,记得任职后第一次跟老板汇报工作安排,我密密麻麻写了一整页的xmind,讲未来半年的组织规划,分机制建设、重点事项、人员管理……其中人员管理方面,几个一级部门总监工作安排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对于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结构优化,核心岗位做补强等。

老板听完,拿起笔在白板上边画边分析:下半年,我们有这几个核心问题要解决,组织怎么保障?应该这样、这样、这样……随着他的笔画,几个总监的scope被做了一番拆解,关键的战役上也拉出来了几个核心的二级leader骨干。

老板说完,指了指自己画的图:“这是CTO”,又指了指我的图:“这是技术总监”。

是啊,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在人员调度和决策上,影响面也会更大。

于是,仅仅是技术部的组织阵型,这三个星期,我来来回回修改了不下十版。

首先,要考虑独立业务方向和重点投入方向的专职团队支持,然后,要考虑各个一级部门总监有各自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各个部门的协作关系,有补位的、支撑的、监督的,最后,还有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岗位的核心人员配置、相似方向的资源整合等。

在这三个星期的过程中,除了各种会议,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和各种人沟通,确实就是老板所说的,以前我还能以事带人,以后主要要靠以人带人了。

新的岗位刚刚开始,能做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

望不负时光。

——写于11.4

这两周做了技术部全员的组织架构调整沟通,也完成了各个部门的下半年规划及通晒,各个层面开始有节奏地动起来,我也开始有精力投入到我自己要重点关注的两个事项上,终于觉得能舒一口气了。

然后周五的时候,HRD又约我吃饭了,我以为就是简单回访一下任职以来的情况,没想到她又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紧跟着,下午和老板开会,我又要承接更大的挑战了……

过几个月,我再来总结,这跌宕起伏的过程和结果吧,现在,我要先努力继续接住这抛过来的重担。

——写于11.18

About Promotion

关于晋升

  • 总体来说,晋升首先是组织需要,然后才是对个人成长的认可;
  • 组织(负责的范畴)成长了,个人能力刚好可以承担组织扩大后更大的职责,晋升就是水到渠成的;
  • 晋升面试的过程,就是证明:
    • 你目前从事的工作有足够的想象力,需要一个更高层级的人来cover;
    • (我刚好是个合适的人选)我的个人能力达到了下一层级的要求,包括行动力(体现在业务战功、技术成果)、思考力(体现在对业务的思考、通用的思维框架)、影响力(体现在组织阵型的位置,对外沟通及项目中的角色);

关于组织成长

  • 组织成长来自于业务的发展,业务有增长也会有萎缩,组织也会有扩大和缩小;
  • 创业公司的业务萎缩,可能导致组织的内卷,大公司通过跨BU的人员流动规避了这个问题;
  • 为了薪酬、晋升、或者即便只是为了避免组织内卷,个人都应该争取站在公司的高度,帮助组织成长;

关于个人成长

  • 完备的业务分析及解决方案能力,快速的问题定位和排查能力,是技术人员的基础素质,做得再好再深,都不能支撑一个人到很高阶的位置;
  •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个人成长就是思维成长,最终都体现在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提升(另一个说法叫做“认知升级”),这里面又分为深度和广度:
    • 成长的深度,是对于任何一个领域,能够从“解决问题”(给定一个明确的问题,得到它的解决方案),发展到能够“定义问题”(给定一个问题的主题,得到它的问题域),再到能够“提出问题”(从无到有,创造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 成长的广度,在于“解决问题-定义问题-提出问题“的小循环,能够持续应用到产品、业务、甚至整个公司运营、行业发展的维度,思考得越广,思考的潜在价值就越大;

主管可以做的工作

  • 至少要能够定义问题,给团队的同学足够的待解决的问题域;
  • 尽量能够提出问题,争取更高层的认可和资源支持,团队成长的同时为组织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个人-团队-业务最好的协同状态;

最后

  • 晋升不是熬出来的,必须每一年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提升;
  • 提升不是没有目的的提升,需要不断总结、沉淀、思考;
  • 回应文章第一句话,个人能力提升了,如果公司没有相应的机会,也不会得到晋升,所以,不要拿晋升与否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成长——当然这句是废话,能做到的人不是很佛就是很牛;
  • 最后的最后,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犹记得15、16、17年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需要提升的,但是却找不到动力,沉不下心的日子,是多么无聊。这样的岁月,不能再出现。

River Unmindfulness

  前段时间看《西藏生死之书》,一直对柏拉图的River Unmindfulness 念念不忘。看到这个词的瞬间,我就忽略了它轮回的本义,只是直觉地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River Unmindfulness,它最可能是丽江的某个伤感小酒吧的名字——不为轮回,只为超度爱情。

  昨天吃午饭的时候,有人偶然提到丽江,有人说,去丽江的人基本只有两种:去疗伤的;去寻找艳遇的。

  当时只是听听而已,一点都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一夜之间,我就决定去了。

  去年一整年时时刻刻惦记着的旅行,来得却这么没有心理准备。突然明白了一点,为什么去丽江的那么多人,都是那么漫无目的。

  我想去寻找那个River Unmindfulness,不管它存不存在。

谢谢

这个星期以来,一直很低落。一直想不通一些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认同。所以当我知道了前因后果,低落也变成了动力。

谢谢我的主管,虽然没有结果,这份认同已经让我很感激。

谢谢引领我来到这里的人,你又一次让我豁然开朗。

我会努力的。

Life@2010

  读书相关独立成文,参见2010之书香

银幕:
  今年看了几部电视,看了若干电影,去年给自己买了几百块钱的电影通票,今年也都用完了。
  印象电影:《The Cove》
  当很多人在阿谀的时候,当很多人在应酬的时候,当很多人在自以为痴情的时候,一群人在为了一池海豚冒险!努力不要忘记生命的本原,我们其实只是天地间的生灵一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其实跟那湾里的海豚一样,只需要畅畅快快地穿梭天地间。因此,不要限于当前,不要痴迷所有,保持一颗开阔的心,接受一切。

脚印:
  今年留了五天的年假,准备中秋+国庆遂了去云南的心愿,可惜未能成行。不过今年还是去了很多地方,二度西塘,再游北京,还去了周庄、乌镇、厦门,一个人骑车横穿了两次上海。
  印象景点:滴水湖(上海南汇)
  6月份的时候骑车南行的意外收获。很美的新新城市。
  如果有钱的话(这句话暴露了我没钱),我会投资这片地方。说不定20年后,这里就会成为上海的中心(或者另一个中心)。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几十年后,市中心会留给工薪族蜗居,而富人们会搬到郊区享受雨露阳光。上海好看的郊区,貌似只有靠近江苏和靠近杭州湾两片比较漂亮。靠近杭州湾(东海)的就是滴水湖周边了,靠海,靠近国际机场,靠近深水港,地势一马平川(目前周边基本是国有农场和林场),一阵风袭来,海浪滚滚,湖光粼粼,松涛阵阵——不好意思我不知道除了松涛还能用啥词,虽然那肯定不是松树——又有这么大而漂亮的人工湖……总总优势,比江苏边上那片只有小桥流水人家,其他什么都没有要强多了……说多了。这地方不错,以后公司或者其他什么团队搞春游或者野炊,可以考虑一下这里。

Body:
  有过那么几次通宵工作;有过那么几个星期,每天都到半夜12点才回家;有过那么几个晚上,压力大到,12点回家,还要刻意走一个小时夜路慢慢走回家,借此放松心情……尽管如此,万幸的是,今年下来,体检一切正常,也没有过生病吃药的时候。我仍然可以一天骑80公里自行车到周庄、到洋山港,我还是可以踢两个多小时足球,除了脚疼没有特别累的感觉……总之一句话,身体太好了。谢谢老爸老妈给的好身体。

English:
  年初计划中关于英语的部分,今年完全没有执行。但是发现了另一个领地,英语仍然在学习中,而且更加持久而坚决。

音乐:
  今年开始学习乐器,刚好也和身边的同事组建了一个乐团。学了一段时间的Bass,学了简单的弹奏,但是乐团一直没有时间合练过。我的Bass也在下半年荒废了……
  十一月份去听了一次演唱会,现场听曾经最爱的《突然的自我》,很享受。

摄影:
  今年重新拥有了自己的相机。除了还是很喜欢拍夜景。今年重点学习构图,最近的几个月也开始学习人像摄影。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艺术修养是实实在在地在提高的,这点很满意。

亲情&友情:
  在感情上我一直很被动……对家里人依然很惭愧。今年还是老爸老妈给我打电话远远多于我给他们打电话。自己比较满意的是,7月份想给爸妈买商业保险,虽然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很高兴。
君子之交淡如水。

“总有一天你会把我弄丢的。”
  这句话像一句魔咒,框着我走完了2010年。是我提出了分开,却也是我一直放不开。你选择了放弃,我只能努力忘却。谢谢你给过的甜蜜。也请你相信,不管我说过什么,我心里永远希望,你过得幸福。

Work@2010

  如果说去年的主题是融入,努力寻找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并尽量去做。
  那么,今年的主题是选择,探索,并学会放弃。

主题一:团队
  今年学到最多的,是关于个人和团队。大学的经历,造就了我独行侠的做事风格,相信个人能力可以解决一切。这样的自我意象一直到今年6月份还很严重,而在9月份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我终于妥协了。
  从去年底就在一个两人团队中,维护着公司基本上最赚钱的一个产品,两人团队的另一个人换了又换,但是我一直留守。我承接了大部分的需求、问题处理和咨询工作。人员紧缺的局面,导致了上半年独木支撑的局面,这个是不得已而为之。9月份以后,小组新人倍增,光我就带了三个徒弟,但一直到将近11月份,我才在主管的提醒和自己的忙碌不堪中意识到,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包办……应该说,2010年的最后两个月,我真正地开始学习通过团队去完成任务。工作不是把当前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完美,而是先让自己能够做好这份工作,然后培养别人也把它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从原来的工作中走出来,关注更高阶的事情。
  整个10月份和11月份,白天的时间,我大多数时候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被问问题。整个产品的新人太多了,不仅是开发,也包括测试,而产品相关的资料,还是不完善。我当时做的一个选择,是挤出几天时间,写了一个针对新人的相对完整的产品文档——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可能不仅仅写文档,我还会做几次内部的培训。因为,现在我知道了,文档有很多文字的局限性。
  2010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写了四份系分文档,做了一次项目发布计划评审,讨论了几个需求,同时计划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分享——希望来年的我,能够更多地,从团队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主题二:尊重专业
  上半年工作上一个最大的感触是,要尊重专家的意见。这是在6月份的一次系统改造的沟通会上得到的教训。在会上我对UI同事提出的界面交互方案完全不赞同,导致最后整个会议无果而终。后来我才意识到,不管怎样,如果做技术的都对界面设计指手划脚,那交互设计师就很难开展工作了——毕竟,界面美不美观,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像技术方案一样,可以用精确的对比数据来说服人。同理,做的再差的产品经理也是产品经理,除了提建议,我们是没有权力对别人的专业工作提出批评的。

主题三:拒绝全能
  这里的全能是指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基本上每一个季度的绩效review,我都会提到一个让我无解的问题:别人总是有很多的问题找你,这个问题可能团队里另一个也能解答,但是我不好意思推给别人;这个问题可能是其他团队的问题,但是也许我看五分钟代码,也能帮他解决掉……于是,最后都是我老好人地来解决问题——但是,问题是,做了这么多事情后,我自己工作的时间去哪找?
  主管每次都给我建议,但是我还是避免不了经常要晚上加班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到了9月份的时候,忙碌到晚上的加班时间都被用来做项目了,这个时候,我才终于学会拒绝了,也学到把一些相对轻车熟路,但是仍然会零零碎碎占用时间的工作,交给徒弟和其他人来做——拒绝别人的后果是,我在别人眼里不再那么好说话了,甚至感觉有点架子了——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吧。
  其实,时间管理的一个要点,是做对自己更有长远意义的事情,而自己认为routine的事情,其实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恰恰是挑战(特别是对新人),因此,把自己routine的事情,授权别人,这样,大家都能各得其所——这其实也是团队合作的一方面。
  拒绝全能的另一方面,是放弃把握所有细节的想法。9月份的项目做得很累,一个方面就是我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去做实际上可以让别人去做,甚至应该让别人去做的事情。项目发布至今,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是,如果当时有再多两天的时间去完善底层框架,或者我把大部分自己把控的业务实现,交给几个新人来做,自己专心设计框架,这个框架就不至于到最后被完全重写——因为重写之后的框架,整个设计思路其实跟原来的差别不大。

主题四:激情不是所有
  8、9月份做的那个项目,是今年做得最辛苦,最曲折,但是也最有成就感的项目。在它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之前,我一个人推着它走了一个月——如果包括前期的需求调研,是两个月。我是系分,却写了60%以上的代码,底层框架和业务代码一人包干,兼做项目经理的工作,还要跟业务方讨论需求,跟测试确定进度……然后,在我志得意满一切还算ok的时候,一个其实可以预料到的“国庆节前不允许发布”的禁令把一切都搅乱了。
  其实这不是让我开心的发现。因为自己一直觉得只要是为了公司利益着想,只要是为尽快完成客户需求着想……很多流程,什么正儿八经的文件、邮件确认什么的,都不需要。因为这些太没效率了。
  但是在9月份时,我却发现,没有项目经理出面,测试是不会跟你谈进度的;没有按正规的流程行事,出问题了,别人就会说你擅作主张;还有,即使需求很急,我也不能觉得自己拼一拼可以做完,还要考虑测试同学是不是愿意和你一样“拼一拼”把它做完……
  同样是在9月份,虽然基本每天都忙碌到晚上十点,但是,还是帮另外一个项目做一个小功能。终于挤出一个晚上把工作做完了,因为改的东西少,而且自己的项目即将发布,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关心其他事情,因此,这个小需求就一直没跟进。直到后来,主管给我转了一个邮件,才发现我被他们的测试投诉了。公司的测试工作目前还处在白盒测试的初级状态,发现我的模块不能用,直觉上只会认为是我的代码问题。加上我对这个项目不管不顾,导致测试同学等到晚上10点我终于有时间帮她解决问题了,才把测试工作做完——于是我成为目标,至少,对测试的配合做得太差。
  这些事情一件件汇总,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公司大了,就会有各种规范和流程,这也无可厚非。对于另外一个个体来说,她每天也工作得很辛苦,她不会,也没有时间去关注你是不是很忙……归结起来,在一个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很忙碌的团队里,大家不能再相信别人的口头应承。大家也习惯了,你说了要做,就是指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做,别人不会对你“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帮忙做”表示感激,但是别人会对你没有做好答应的事情——不管你是不是忙得饭都没时间吃——耿耿于怀。
  于是,后来我逐渐学会对任何需求,说明一句“我这里只提供技术方案和建议,具体的时间和人员安排,你可以先找**商量下“。

主题五:工作不是全部
  我从来没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全部。但是有很长的时间,我把工作本身当成了工作的全部。每天忙碌于总总干不完的活,晚上继续加班完成白天干不完的事情……日复一日。直到被人点醒,我自己醒悟,原来,自己已经背离了开始时设定的路径。工作是干不完的,除了学会授权,还要学好拒绝。现在不做某些事而换来的时间,可以让以后有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主题六:埋头干活,抬头望远
  我现在的位置,面对面坐着我的主管,背靠背坐着产品的Owner和架构师,斜后对面坐着我的最佳搭档,这样得天独厚的位置可不好找-_-今年在工作心理上,最满足的地方在于,虽然偶尔郁闷,也被人投诉过。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我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前任主管鼓励我”有什么想法直说就行。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大家都知道,你**是真正在做事的人。“9月份忙得昏天暗地,还是有人批评。主管和架构师一起跟我谈话,把我从疯狂的工作中拉回来。10月份开始,主管有意识地要求我下班按时回家,架构师也不断要求我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职业发展。
  应该说,今年的前9个月,过得很忙碌,但是忙碌中少了总结,少了视野的开拓,也少了沉淀和升华。最近两个月开始有意识地脱离工作的细节去看工作。同时,自己工作重点的转变,也让自己面临更大的考验。应该说,我对工作的details已经熟悉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就发现了总总缺失。前两个星期自己做系分的一个升级包,因为设计方案的问题,开发完成之后又改了设计方案……还有太多需要学习,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也促使我越来越关注软件架构的知识。
  11月份看完了《软件架构师职业导读》,最大的收获在于”建筑设计师在成为建筑设计师之前,是不会成为建筑工人或工程师的。“,我并不希望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技术Geek,我希望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Solution Provider。讲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四月份参加QCon2010,当时我认为最忽悠的一个讲座,是西门子的首席架构师,讲生态城市的架构——这个讲座做完后,反馈墙上哭脸一片——但是,现在我却能稍微理解一点了。其实架构做到最后,不管建筑架构、城市架构,还是软件架构,都是触类旁通的……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我需要保持一双永远好奇的眼睛,一个永远好学的头脑……明年,继续开拓视野。

年度遗憾:学习委员会
  从二季度开始,学习委员会的工作就一直是我的心结。开始是无所适从,后来则是没有履行职责的愧疚。几天前,徒弟不小心看到我抽屉里的,年初写的《学习委员会年度计划》,问了句”原来我们公司还有学习委员会啊?“,我潸然:”这就是我们惭愧的地方……你师父还是负责人呢……“
  年初的时候是想好好干一番的。尝试做远程视频教学,尝试搞活动,也在学习委员会内部推行每月轮岗,让大家都能锻炼自己……应该说,开局其实不错的。
  后来,发现学习委员会是给杭州管着的,后来,学习委员会多了个主管,再后来,又多了个学习专员,再后来,被指培训组织得不够专业,被要求组织工作交给学习专员负责……我也在这一次次变化中,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应该是什么。从二季度开始就想跟管叔谈一次,一延再延,最后也没了下文。
  虽然”组织工作交给学习专员“,但是学习专员也没有动静。于是,下半年我还是争取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安排培训。月会上,安排给其他人负责联系的培训后来都没有消息,我也只7月份和9月份联系了几次培训。这个时候我犯了另一个错误,太依靠自己的力量。现在想想,对于计划中的培训,应该给讲师一个邮件,抄送给他的主管,讲师再忙,对邮件也总会回应一下。但是,我的做法却是,给各个讲师旺旺发一下消息,询问什么时间有空……于是,后来大多数连理我的空都没有。最近只联系上了一个讲师,但是也要到一月份才能来了。
  不管怎么样,工作做的不好,责任总在自己。很惭愧辜负了别人的信任。希望如果以后还有其他工作,我会做得好一点。

2010之书香

  2010年,是我真正学会读书的一年。大学里虽然自诩看过400多本书,但是真正去想,其实能回想起来的没有多少。就像坐飞机做了一次环球旅行,掠过风景无数,却道不出具体的景致。而去年,退化到一年只看十几本书的地步,自己都有点害怕,是不是离开学校,就意味着闻不到书香了?

  所幸今年没有荒废了读书。相反,读得越多,越发现更多可以去学习的领域——我想我再不可能会荒废它了,因为现在它真正地深入了我的生命,而不再只是风景。

  为了更方便地看书,年初早早地买了一个电子书——由于买得比较早,笔记和摘录功能都不好用,于是,今年看的很多书,都是在电子书上看完,然后再回到电脑上略读一遍,把印象深刻的片段摘录下来。读书就像探险,记笔记就更多的是一种作业了。喜欢一本接一本地看书,但是写读书笔记就感觉比较累了——虽然如此,每一本书都读一遍+重温一遍,从真正阅读的角度来说是必要的,至少保证了看书的效果。而且,一年下来,虽然读书笔记80%是书摘,没有太多自己的感悟,但是现在回去看看,还是很精辟和有价值的。——讲到这里就得感谢一下琉璃姐姐,是她在我写下年度计划的第二周,就跟我约稿了每周的读书笔记,而这,也成为我读书+写笔记这种模式坚持一年下来并成为习惯的原动力。

  今年看完的,并且记录在案的书籍是58本,算是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一周一本的计划。

  读书依然比较杂,经管、自我管理、社科人文这三类依然是读得比较多的类目。

  今年重点拓展了金融和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从《社会性动物》开始,就成了今年的一个重大发现。心理学的书都是大部头,读起来也不够轻松,但是了解身边的人群是怎么互动的,了解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真是很奇妙的事情。心理学的学习也带动了对哲学的憧憬,明年会把很多精力用来读哲学。

  年度书籍:《学习的艺术》
  今年读过的最震撼的书。一个30岁不到,已经获得了人类所能完成的最复杂的脑力活动之一——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以及人类所能完成的最复杂的体力活动之一——太极拳的世界冠军的人,写的关于他的人生,或者说他的学习生涯的书。说震撼,是因为它推翻了我的很多印象,包括脑力和体力必然的此消彼长,包括身体的极限,包括潜意识的力量,甚至包括哲学的作用。同样类型的书还有《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不去会死!》……看这样的书,总能让人知道,生命中蕴含着总总可能,而唯此也才有了梦想存在的空间——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平和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更开放地想象自己的未来?

  附录:读书列表。书籍详情在这里:Tomly的豆瓣-2010读书列表
经管:
《一只狗的品牌见解》、《与龙共舞:我正在中国打造10亿美元销售额的公司》、《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M的奇迹-麦当劳商法》、《电子商务帝国:亚马逊网上书店传奇》、《撬动地球的Google》、《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星巴克体验》、《Google将带来什么?》

励志: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一只乌龟的生活智慧》、《30岁生存竞争力》、《别做正常的傻瓜》、《不抱怨的世界》、《发现你的领导力》、《沉静领导》

自我管理:
《时间投资法》、《你的灯亮着吗?》、《如何阅读一本书》、《结果第一:平衡工作和生活的52条原则》、《说服力——说服他人的50个秘密》、《即战力》、《尽管去做》、《一生的资本全集》、《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一生的计划》

心理学:
《社会性动物》、《动机心理学》、《自我实现的人》、《爱的艺术》、《引爆流行》、《决策与判断》、《幸福的方法》、《学习的艺术》

经济金融:
《银行信用卡》、《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金融的逻辑》、《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修订版)》、《中国的经济制度》

专业相关:
《大道至简》、《软件架构师职业导读》、《Apprenticeship Patterns》

人文社科:
《旅行的艺术》、《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世界大趋势》、《金钱战争:破译富豪赚钱的”数字”游戏》、《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常识》、《蚁族》、《人生要懂的历史潜规则》、《历史深处的忧虑》、《不去会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弱水三千,不伤一毫》

文学: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海边的卡夫卡》、《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附录II: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11月-12月

 读书笔记之8月-10月 

 读书笔记之6月-7月

 读书笔记之0412-0509 

 读书笔记之0405-0411

 

 读书笔记之0329-0404

 

 读书笔记之0322-0328

 

 读书笔记之0315-0321

 

 读书笔记之《结果第一—平衡工作和生活的52条原则》

 

 读书笔记之《金融的逻辑》

 

 读书笔记——《撬动地球的Google》《即战力-如何成为世界通用的人才》《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读书笔记——《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

 

 读书笔记——《常识》,《你一定要懂的财富经济》

 读书笔记——《一生的资本全集》,《别做正常的傻瓜》

 读书笔记之0301-0307

Collapsed Week

这一周终于崩溃了。

这个项目,从6月份,由于UI的分歧,导致交互方案一直无法确定,进而项目hold将近一个月。再到7月份,新的交互方案的验证方案,上线不到一天,再次因为UI的问题而下线。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想要推动它往前走。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个产品的种种问题,没有人比我更想重新打造这个产品,因此也没有人比我更迫切地想要尽早完成这个项目。

只是这个项目真的牵扯太多。从前期交互上UI和产品方的分歧,到项目配合成员的两地沟通,再到上海团队本身的青黄不接,另一个主力一直被其他项目和工作牵制,还有项目管理人员的懵懂,再到测试的迟迟无法投入,以及后来某个公司级项目直接落地到我们项目。我发现我除了系分和开发,还做了太多太多其他的事情——协调资源、确认需求、甚至确定整个项目进度。我拼尽了全力,要在国庆前完成这个项目。于是我努力去推动这个项目往前进发,也不管该不该由我去做这些具体的事情——这个项目从需求调研开始,只有我是一直参与其中的,也只有我最了解整个方案和工作,于是我想,与其通过我中转给其他人,还不如我直接去说吧……

于是我发现压在我身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以为拼一拼就能做完,却发现,做完了一件事情,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于是我开始有点烦躁。记忆中,似乎是第一次带着情绪在工作。我开始对向我请教的人不理不睬,敷衍了事,开始对非项目内的事情,能推则推——因为实在没有时间了,以前在忙的时候,总能挤出时间,大不了晚上加班。但是现在我发现,晚上加班都不行了,因为晚上本来就已经是我的工作时间——项目组有两个新人,而另一个主力开发9月初才完全投入项目,因此上海部分的大多数开发任务还是我的,但最近的大多数时候,我却到晚上才有时间写代码。

虽然由于职务的关系,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能推动的。譬如测试跑过来说,没有让他们前期参与,没有尽早告诉项目情况,无法协调资源,于是砍了需求……但是我还是坚持着要国庆前发布。

直到公司的首席架构师打了电话给我,说国庆前发是不行的,风险太大——于是我最后一根支柱垮掉了。

延期对项目本身倒也没有影响,开发和测试进度都没有变化。只是,原本明确的目标,为之拼命的目标,突然有点黯然失色了。

而且,延期发布,原本附带在上面的需求只能拎出来单独做。于是所有人都忙着补救,以至于申请特殊发布,只因为我当初爽快地答应了业务方,国庆前会完成这个需求。还有另外一个需求,也是我答应跟着项目一起做,结果一拖再拖,现在才发现还没做,而且项目的重要性,已经不允许在上面加任何外在需求了……于是,又得别人帮我补救……

于是,周四和周五的我,一直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架构师跟我谈,说“你现在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忍了好久,才勉强抗拒住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要不是项目即将交付,要忙着完成开发,我想我可能就要撑不住了。

周五晚上,主管和架构师跟我谈话。主管的一句话让我惊醒:“你有没有觉得,最近看书的时间少了?”——实际上,这一个多月,我确实看书很少。坚持了7个月每周至少看一本书的习惯,在这个月也被打破了。

现在的拼命,至于把很多不该我做的事情都给包揽了,究竟有没有必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的包揽,到最后却是好心干坏事,别人还不一定记得有人帮他干了那么多事情。而且关键的是,对这些事务性的事情的拼命,究竟能给我多大的成长?

最近工作的状态也影响了生活的心情,加班到很晚的时候,特别喜欢慢慢走路回家,想散散心,释放一些东西,但是似乎收效甚微……生活就像一个大水库,这里漏了一点,总希望其他地方补一点,或者至少没有漏水。于是这周的我,变得敏感而又缺乏安全感,总会在乎一些原本不在乎或者根本不需要在乎的事情。向被我烦到的某某人道歉。

好想休个假。等这个项目完成了,一定要好好休个假,有很多东西需要反省,我也该调节下自己的心态了。一直希望这个项目尽早上线,部分原因也是自己的私心,因为年初就计划着,国庆休个长假去云南的。现在也算彻底放弃了。

Fighting

  昨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肃穆的开场,明显准备不足的主持人,沉重的基调,获奖感言更像是反思的颁奖。

  没有了半年前歌舞升平的排场,也没有半年前奢华隆重的颁奖——虽然,节目比半年前好看太多。

  怎么说呢……其实挺高兴在这样的场合看到这样的场景。也许我们这个行业老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让竞争对手真正心服口服,但是,有了这样的一次年会,我们看得到这样的前景。因为,一个会自省的老大,他终究会是一个王者。

  今天看到太多的感动,当众流泪的公司老大;不管是台上还是笔下,一直在坚持着批判,努力终于被认同的今天,却站在台上,哽咽地只能说出一个邮箱地址的某某……

  很高兴,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很高兴,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很庆幸,我身处这样的地方。

  就像某个人说的,这将是改变公司历史的一天,fighting。

Objectives for 2010

1、工作
  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一样,也要做出不一样。继续朝广度积累自己的经验,设立更高的目标,并且一定要完成。
  工作时间,不要考虑私事。至少在离开办公楼前,不要考虑。
  学着更开朗一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会显得太闷。所以,在做到上面一点的情况下,让自己快活起来,主动去辐射自己的能量,让别人感受自己——不只靠邮件。今年,要学会用言语去影响他人,而且是积极的影响,永远不发表负面评价,只发表建设性意见。
  每个月研究熟悉一个核心系统架构及设计逻辑,了解一个业务系统架构及业务。
  争取学习委员会的接口人职务,做更多的组织工作,接触更多的人并从各种事务中学习。
  Make a difference。不要随大流,随时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轨迹。
  向更多的人学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出自己的心灵自省和内心纠结,积极乐观地跟他人交流。
  更多地与主管沟通工作和成长的问题,让其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方向。

2、学习
  每个星期至少看完一本书,不管是实体还是电子书,并且一定要有读书笔记。
  看完《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学习证券及基金市场原理,物流及零售业教程,了解中国国家金融体系,研究Visa及Paypal公司及业务架构——重点研究收单交易业务。
  每星期翻译两篇英语原稿。每天听半个小时英语。发现并加入英语角(2月底前完成,每星期参加),下半年组织公司英语学习帮派(6月结束前完成)。
  每天1小时,学习其他Blog和业界新闻。中午半小时,晚上半小时——只看订阅的源和电子杂志。

3、生活
  买一个相机,出去的时候,时时准备记录生活,培养美学的修养。
  计划几次旅游,今年必游的地方:香格里拉;其他待定。
  买一本菜谱,学会五个最拿手的菜。每个月至少学会一道新菜。
  有一项经常性的运动:乒乓球或者羽毛球;学会打网球并培养持久的兴趣(3月底前学会)。
  学一门乐器——电吉他(贝斯?)(3月底前开始)
  熟悉并使用上海的城市资源,参加几个商业性的活动,新闻发布会或者商业会议。(至少两个月一次)
 
4、关于情感
  守住诺言。
  学会真正地去关心和在乎人并且让人感受到,而不是只在乎自己。
  每两个星期至少给家里人打一次电话。
  每个星期至少主动联系一次老朋友。
  每个月都要联系到弟弟和妹妹,并询问生活情况。

4、其他
  隐私。。此处略去:-)

总:做了计划,才发现之前的生活原来这么浪费。好好执行吧,坚持两年,我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到时,我可以很骄傲地选择我要的生活。现在,我要做的,是奋斗,真正的奋斗,让生活选择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