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0年12月

缘与缘分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静静地听音乐,几年前开始听网络播放器,从酷狗、百度Music、Google Music,捉吓……听了好多,这几个月特别喜欢听豆瓣电台。

豆瓣电台是一个真正的电台,这也就意味着,不像前面的几个播放器,你不能在豆瓣电台里选定你喜欢的音乐,然后不断循环播放——相反,你回到了十年前,半夜里捧着收音机,一个个电台搜索好听音乐的时代。于是,这种感觉让人又怀旧,又不时地惊喜交加。

因为,在这个时候,音乐不是你选择好的,而是跟你“不期而遇”的,而这个“不期而遇”,无限放大了这个音乐的美,就仿佛你听了一晚上,就为了听一次这首曲子——而如果你用其他的播放器放这首曲子,可能你已经在一晚上的循环播放中,听的耳朵都生茧了。

就如我。

一般我都在看书的时候听音乐,因此只听轻音乐频道。偶尔,总能听到一两首,曾经很喜欢,但是好久没听,甚至有点遗忘的曲子——这个时候,精神就会为之一振,甚至怀疑,豆瓣是不是在播发器里隐藏着声音模式识别功能,可以检测到我用其他播放器曾经播放的音乐?——而实际上,我已经听了好几千首曲子了,碰到喜欢的曲子,太容易了。

这就是偶然的力量,就像人与人之间。

曾经陌路的人,也许简单的一次碰面,却可能被定义为“缘分”;已经在一起的人,也许一次不经意的错过,就被看成“缘分已尽”。

缘分,就是在不能回放的电台里,听到那首唤醒你的曲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不愿意再循环播放。

Flower of Evil

我一直知道,我的内心里栽着一朵邪恶之花,纵使我读遍所有高尚,知晓世间应有的宽容、开阔、深明大义……她还是偶尔开放一次,刺破我自己,也尖锐地伤害着别人。

越是在乎,越是亲近的人,反而越挑剔,甚至于完全不留情面,而结局,就是渐行渐远——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

上帝,惩罚我吧。

Beauty Seeker

  晚上给别人分享视频剪辑,太匆忙了。

  视频剪辑不是什么技术,更多是关乎一种艺术,半个小时可以讲完基本的操作技巧,但是,真正的作品,还是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就如照相,如果只为了记录生活,那绝对是很routine的事情,但是,真正寻找美丽的人,会宁愿跋山涉水,最后一张照片也不拍——因为,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景。

  很多东西,只有深入地去了解,纯粹地去寻找美丽,才会发现身后有很多的感动,很多让你欲罢不能的牵挂——所以,真正的艺术家,经常会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艺术天堂里,不愿意回来。

  在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第一次似乎理解了这一点。为了我的《睛之殇》,拉着两个同学在寒风凌烈中拍摄,一个人缩在宿舍里,没日没夜地剪辑,后期。这个时候才深刻地知道,真正倾注了心血在里面,会想要把世上所有能够表达情感的东西,都放在这短短20分钟的小电影里。于是,那个时候,知道了喜多郎粗犷的忧伤,知道了宗次郎无助的落寞,我塑造了一段短暂的爱情,牵手时的背景音乐,却是《遥远的旅途》那一段高潮。

  做出来的东西当然不算艺术品,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它,但是我还是深深地陷入其中。美是需要发现的,发现了之后,就是深深的陶醉,于是,到现在,我还能精确地回忆起那片小电影的细节,每一声背景音乐,任由自己,跟着它的忧伤而忧伤。

  ——好伤感。其实想说的是,人如果想陷入自己的意识世界里,真的太容易了。也许他就在这种自我意识里陶醉,还以为全世界都在跟着他忧伤。

  伤感是一种美,在偶尔抽根烟,喝点小酒的时候。

我是凡客

  我承认,这次是给凡客做免费广告。

  已经跟N多人说过了,我对凡客的这一轮广告轰炸很感冒。

  10月份开始,《我是凡客》这特个性的广告就在上海地铁里狂轰滥炸,每周都要把我轰炸好几遍。广告画面上王珞丹和韩寒各居一隅,本来就不凡的人,却大大的字体标榜着“我是凡客”,旁边再写上两人的个性宣言,主题鲜明却又强烈反差,让人一看就忘不了——而且个性宣言每次还都不一样,就像今天韩寒的个性宣言如下:

Q:如果哪天你拿了世界冠军,你想说什么?

A:其实,我是个作家。

  韩寒我一直很喜欢的,王珞丹也印象不错,相信很多80后也很喜欢这两个人,广告也很符合年轻人小叛逆的调调,估计会有很多人喜欢。

  我从来不买凡客的衣服,但不妨碍我这阵子脑海中总是间歇性冒出“我是凡客”这句话。

  好给力的营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