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work

体验CTO

这半年变化依旧非常大。

年初开始接手主营业务的部分研发板块,加之前端团队拆分,分散到各个部门,因此我已经开始多部门跨职能管理。

由于前端技术已经好多年没有实践过,三四月份陆陆续续借周末时间补习了一轮专业知识,五一节宅家的时候,顺便把我的个人项目升级了下,增加的网页和小程序功能。

中间因为ChatGPT爆火,我也成为公司内对大模型摇旗呐喊的先行者之一,迅速推动在我负责的产品线里上线了大模型的应用场景。

五一假期回来,老板突然找我,说基础平台总监要离职了,让我把算法团队也接了。

于是我又迅速从熟悉前端技术的阶段切换到要了解算法技术阶段……

好处是有了个理由,可以找老婆要预算了,立马下单了顶配的最新款Mac Studio。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在AI 2.0时代,有AI的想法,又管理着算法团队,可以做成很多事。

于是接手算法团队的这几个月,随着对算法技术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大模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我负责的业务,我第一次找到了真正创业的感觉——做战略前瞻,共创产品点子,验证技术可行性,最后设计完整的产品上线并商业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产品的最终成功,我在销售策略、运营策略、甚至PR上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我都把自己当成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在做事了,当然很多其他部门的协作同事也是这么看我的……

然而这个时候,另一个方向的选择机会也出现了。

虽然我负责的这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成型,而且即使算上产研成本也即将突破盈亏平衡点,总体发展向好,但是这个业务线在公司的整体业务盘子里,还只能算孵化中的第二曲线。而且公司里,不管是合伙人层面,还是兄弟部门,对于这个业务是否坚决投入,也是有一些不同声音的。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在这半年里,除了这个业务线的研发管理,老板也在不断给我新的领域(压榨我的价值:-))

直到8月份的时候,HRD找我聊天,暗示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事情——比如,不止管这条业务线的研发,或者技术部的几个部门,而是管整个技术部?

我当然也是愿意的。

于是在9月份的竞聘之后,10月份,我正式成为技术部的轮值CTO。

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个星期了。

角色的变化特别明显,记得任职后第一次跟老板汇报工作安排,我密密麻麻写了一整页的xmind,讲未来半年的组织规划,分机制建设、重点事项、人员管理……其中人员管理方面,几个一级部门总监工作安排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对于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结构优化,核心岗位做补强等。

老板听完,拿起笔在白板上边画边分析:下半年,我们有这几个核心问题要解决,组织怎么保障?应该这样、这样、这样……随着他的笔画,几个总监的scope被做了一番拆解,关键的战役上也拉出来了几个核心的二级leader骨干。

老板说完,指了指自己画的图:“这是CTO”,又指了指我的图:“这是技术总监”。

是啊,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在人员调度和决策上,影响面也会更大。

于是,仅仅是技术部的组织阵型,这三个星期,我来来回回修改了不下十版。

首先,要考虑独立业务方向和重点投入方向的专职团队支持,然后,要考虑各个一级部门总监有各自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各个部门的协作关系,有补位的、支撑的、监督的,最后,还有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岗位的核心人员配置、相似方向的资源整合等。

在这三个星期的过程中,除了各种会议,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和各种人沟通,确实就是老板所说的,以前我还能以事带人,以后主要要靠以人带人了。

新的岗位刚刚开始,能做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

望不负时光。

——写于11.4

这两周做了技术部全员的组织架构调整沟通,也完成了各个部门的下半年规划及通晒,各个层面开始有节奏地动起来,我也开始有精力投入到我自己要重点关注的两个事项上,终于觉得能舒一口气了。

然后周五的时候,HRD又约我吃饭了,我以为就是简单回访一下任职以来的情况,没想到她又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紧跟着,下午和老板开会,我又要承接更大的挑战了……

过几个月,我再来总结,这跌宕起伏的过程和结果吧,现在,我要先努力继续接住这抛过来的重担。

——写于11.18

创业3月记

离别

2021.12.31,失眠,凌晨3点从床上爬起来,到公司内网发了我的离职告别帖(也是我的第二篇内网帖,第一篇要追溯到13年我组织新疆自驾游,在内网发帖组团)。

东方露白时,我还是躺回床上,一直睡到将近中午,吃了午饭,开车到公司。

和工位附近的同事安静地告别,3个同事帮我把私人物品搬到车里,一一道别后,我开车到另一个办公区办离职手续。

公司电脑归还了,个人电脑也主动给IT同事格式化了,工牌也归还了,下午5点左右,拿到了象征解除关系的薄薄几张纸。

期间,不断有看了内网帖,过来加微信告别的同事,认识的不认识的,满满的离别的祝福。

下班时间,和两个老同事简单吃了晚饭,开车回家。

在家旁边的马路上放空了好久,调整情绪。很自由,但是又空落落的感觉。

12年来,第一次不需要“上班”了。

12年的岁月,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就连那个工作中才用得到的花名,都比我的真名要远远被叫得更多,仿佛它才是真的“我”。

Gap

两周的gap,更像是补上一些过去的忙碌中欠下的债,情感的和身体的。

1.1到1.6,带着妻儿回了深圳,在弟弟家旁边的亚朵住了5天,在深圳实现了大家庭的团聚,顺便到照相馆,补上了拖了很多年的全家福。

1.7到1.16,原计划的休养时间,被一次多年未见的感冒给搅乱了,连续一个星期在咳嗽不止中煎熬,连晚上睡觉都必须开着空气净化器怼着脸吹,才稍微能睡下。

新的历程

1.17,依然还是咳嗽,但是还是按计划到新公司报到了。

就像我的入职自我介绍说的,我希望在这里,开启我的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入职的第一天,就遇到前公司的传说级的人物。他也刚刚离职,到这家公司做顾问。在前公司,我都没机会跟他单独交流,没想到反而在这里跟他亲密共事了3天,跟着他一起,3天时间对公司有了一个相对整体的认知。

然后CTO也给我安排了定位,负责刚孵化半年的公司新业务的整体研发。

不得不说,这个定位很匹配我的过往经历,毕竟在最近的七八年时间,我在前公司负责过很多的创新业务。

所以我也很快找到了我在这里要实现的新的价值。

——过去的七八年时间,虽然我在技术上可以说相对“成功”地做出过一些创新产品,甚至有一些还是国内首创的产品,但是,在业务上商业上,这些产品都不算成功。

所以,我希望,在这里,我既要做到技术上的成功,也要做到业务/商业上的成功——这是我的职业生涯第二曲线要实现的更大的价值。

而且,我的经验和公司给我的角色,也决定了我需要为最终的业务结果负责。

于是,我再一次全情投入到新的创业历程中。

这3个月主要做了3件事——

  • 明确方向
  • 组建团队
  • 建设机制

明确方向方面,虽然已经孵化了半年,但是其实并没有人完整地描述过这个业务应该是怎么样子,要做成什么样子,所以我来的第一个月,是在各种内外部沟通、竞对调研中,明确了这个业务未来一两年的方向和技术的目标——而2月底全公司上下对这个业务方向的共创,则为这个阶段做了非常及时的信息补充,也让我对这个业务在公司层面的重要性有了巨大的信心。

组建团队方面,虽然在前期孵化的半年时间中,有20多个研发同学先后参与过这个业务的建设,但是在过年回来后我正式筹建业务研发团队时,CTO只划过来不到一半人,后端研发甚至只给了我4个“种子”,按照我今年的预算规划,我需要把团队扩大6倍。于是,2月份以来,我一半的时间都用来招人。当然到目前为止,效果非常显著,团队已经扩大了1倍,加上在途的候选人,又可以再扩大1倍。

建设机制,其实是最琐碎但是重要性丝毫不减的。公司的氛围非常开放,但是创业公司的身份也意味着不成熟,需要在很多方面——流程方面、意识层面、奖惩措施、团队规约、日常事务等等——慢慢建立有序的工作节奏。这个方面是我在前公司做得最少的(因为大公司不需要我去做机制创新),可能也是这个公司能给我最大锻炼的地方。过去的经验也许能提供一些参考,但是我希望,我能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用创业的思路去建设这些机制——毕竟前公司的经验也不都是好的,不然我也不会离开。

这3个月过得相当忙碌,记得清明前的那一周(也是上海全面封城的第一周),外面的疫情风声鹤唳,但是我完全无暇关注,那几天我每天都是五六个面试轮轴转,面试间隙还穿插着大大小小的电话会议。在老婆看来,我就是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连吃饭时间都在开会的工具人——当然现在稍微好些了,工作时间终于有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豆腐块了。

其实忙碌是好事,特别是你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忙碌的成果,就会形成一个很良性的正向反馈,促使你更有动力去忙碌——这是忙碌和“内卷”的区别,说白了,去年的时候,我可以让自己忙碌起来,但是我明明白白看到,我的忙碌其实就是在内卷,它不能带来新的价值,那我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假装忙碌呢?

公司有一个很务实做事的工作氛围,连创始人团队都在具体一线执行业务决策,而且从创始人到普通员工,都很坦诚,公司业务空间很大,所以也远远不到需要内卷的时候,这个氛围和成长阶段的公司,是很适合来开创事业的。

目前为止,感觉很充实,虽然肉眼可见地多了几根白头发,但是相比于获得的成就感、成长和创业的感觉,这都不是个事。

折腾

  最近经常听到有人离开,容易伤感的我都麻木了。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外面是一个人人疯狂上市,家家疯抢人才的市场,对于任何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吧。

  公司文化里,有很强烈的理想主义的煽情色彩,现在,这样的色彩已经淡化了很多——其实再怎么职业化,很多人工作的动力里,很大部分是金钱以外的,包括成就感、成长空间、也包括归宿感……这些,都不应该简单地被“职业化”、“专业”所代替。

  只是,现在感觉,舞池小了,框框却多了——希望这个感觉是错误的吧。

  也罢。折腾折腾,其实也不错的。记得07年Kindle刚上市的时候,看到业界的评论:IT界最爱折腾的公司,折腾了那么多东西一事无成之后,又开始折腾消费电子产品了……这个“最爱折腾”的评语我一直没忘记,现在看到那些对Amazon推崇备至的评论,我每每会心一笑。

  成王败寇。折腾去吧。

沉淀

  我给自己的2011的主题,是沉淀。

  或者具体地说,是内修+外秀。

  过年回来,一个月的交接,不知道多少次接电话,回邮件,末了总要说明一句“以后我不再负责这个了,后续****相关的需求,请联系**”。现在,我终于不再是每天电话响个不停的那个人。

  终于可以在午饭后,看看GReader,看看新闻——这是已经遗忘了一年的消遣。甚至于,这两周,有点不适应现在的节奏。好久没有这么仔细地做开发了。我竟然可以慢条斯理地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个项目,时间还这么充裕。

  想起去年经常性地同时处理三四个需求和开发任务,现在的我,“效率”真的蛮低。

  但同时又有点后怕——去年的我,竟然可以这么大刀阔斧地开发,甚至于为了赶时间,一些小需求直接偷偷做掉,都没让测试同学知道——不知道测试同学看到这个,会不会找我秋后算账。

  前任主管说过,去年一整年我处理的紧急故障和紧急需求数量,在整个技术部都是名列前茅的。

  也许也是这种蛮荒状态的疯狂,促成了我去年的成长吧。但是这种状态,也必然只是暂时的过渡。我必然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加职业化,而不仅仅只有激情。

  去年的我,虽然没有任何官方的名分,大多数时间总管着一个产品的业务和系统实现,现在的我,终于似乎有了名分,却没有任何可以管理的东西——当然,只要这里还有让我觉得有挑战的东西,这没什么不好。

  一直在考虑自己的方向,在团队必然要拆分的前提下,前任主管只是替我做出了决定,因为我说过,我的方向,不是要成为一个技术Geek。

  我喜欢技术,渴望创造,所以在大学的时候,会研究操作系统底层,研究网络协议实现,研究人工智能,甚至做一个国际化的网站……但是,我更多想做的,是看到一个现实世界,完美地运转在一套技术之上,而不是仅仅只是技术。等到40岁以后,这里的“技术”也可以不要,一个完美的现实世界,不仅仅可以运转在技术之上,还应该运转在制度、观念、甚至于体制中。

  以公司目前的信息系统架构,和原来产品的定位,往下走不一定会更加技术,但是往上,肯定会更加业务。

  上周陪BD跟客户做产品宣传,很感触。最触动的是发现,技术上的一点点升级,对于业务来说竟然都是如此大的进步——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产品框架已经相对成熟。

  那新的挑战又在哪里呢?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融会贯通的人,这个融会,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就像《失控》,不是失控,是通晓一切——这目标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又何妨一试呢。

  有所得必有所失。

  老天给了你一段慢慢沉淀,慢慢感悟而有所得的时间。好好把握吧。

Work@2010

  如果说去年的主题是融入,努力寻找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并尽量去做。
  那么,今年的主题是选择,探索,并学会放弃。

主题一:团队
  今年学到最多的,是关于个人和团队。大学的经历,造就了我独行侠的做事风格,相信个人能力可以解决一切。这样的自我意象一直到今年6月份还很严重,而在9月份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我终于妥协了。
  从去年底就在一个两人团队中,维护着公司基本上最赚钱的一个产品,两人团队的另一个人换了又换,但是我一直留守。我承接了大部分的需求、问题处理和咨询工作。人员紧缺的局面,导致了上半年独木支撑的局面,这个是不得已而为之。9月份以后,小组新人倍增,光我就带了三个徒弟,但一直到将近11月份,我才在主管的提醒和自己的忙碌不堪中意识到,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包办……应该说,2010年的最后两个月,我真正地开始学习通过团队去完成任务。工作不是把当前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完美,而是先让自己能够做好这份工作,然后培养别人也把它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从原来的工作中走出来,关注更高阶的事情。
  整个10月份和11月份,白天的时间,我大多数时候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被问问题。整个产品的新人太多了,不仅是开发,也包括测试,而产品相关的资料,还是不完善。我当时做的一个选择,是挤出几天时间,写了一个针对新人的相对完整的产品文档——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可能不仅仅写文档,我还会做几次内部的培训。因为,现在我知道了,文档有很多文字的局限性。
  2010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写了四份系分文档,做了一次项目发布计划评审,讨论了几个需求,同时计划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分享——希望来年的我,能够更多地,从团队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主题二:尊重专业
  上半年工作上一个最大的感触是,要尊重专家的意见。这是在6月份的一次系统改造的沟通会上得到的教训。在会上我对UI同事提出的界面交互方案完全不赞同,导致最后整个会议无果而终。后来我才意识到,不管怎样,如果做技术的都对界面设计指手划脚,那交互设计师就很难开展工作了——毕竟,界面美不美观,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像技术方案一样,可以用精确的对比数据来说服人。同理,做的再差的产品经理也是产品经理,除了提建议,我们是没有权力对别人的专业工作提出批评的。

主题三:拒绝全能
  这里的全能是指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基本上每一个季度的绩效review,我都会提到一个让我无解的问题:别人总是有很多的问题找你,这个问题可能团队里另一个也能解答,但是我不好意思推给别人;这个问题可能是其他团队的问题,但是也许我看五分钟代码,也能帮他解决掉……于是,最后都是我老好人地来解决问题——但是,问题是,做了这么多事情后,我自己工作的时间去哪找?
  主管每次都给我建议,但是我还是避免不了经常要晚上加班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到了9月份的时候,忙碌到晚上的加班时间都被用来做项目了,这个时候,我才终于学会拒绝了,也学到把一些相对轻车熟路,但是仍然会零零碎碎占用时间的工作,交给徒弟和其他人来做——拒绝别人的后果是,我在别人眼里不再那么好说话了,甚至感觉有点架子了——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吧。
  其实,时间管理的一个要点,是做对自己更有长远意义的事情,而自己认为routine的事情,其实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恰恰是挑战(特别是对新人),因此,把自己routine的事情,授权别人,这样,大家都能各得其所——这其实也是团队合作的一方面。
  拒绝全能的另一方面,是放弃把握所有细节的想法。9月份的项目做得很累,一个方面就是我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去做实际上可以让别人去做,甚至应该让别人去做的事情。项目发布至今,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是,如果当时有再多两天的时间去完善底层框架,或者我把大部分自己把控的业务实现,交给几个新人来做,自己专心设计框架,这个框架就不至于到最后被完全重写——因为重写之后的框架,整个设计思路其实跟原来的差别不大。

主题四:激情不是所有
  8、9月份做的那个项目,是今年做得最辛苦,最曲折,但是也最有成就感的项目。在它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之前,我一个人推着它走了一个月——如果包括前期的需求调研,是两个月。我是系分,却写了60%以上的代码,底层框架和业务代码一人包干,兼做项目经理的工作,还要跟业务方讨论需求,跟测试确定进度……然后,在我志得意满一切还算ok的时候,一个其实可以预料到的“国庆节前不允许发布”的禁令把一切都搅乱了。
  其实这不是让我开心的发现。因为自己一直觉得只要是为了公司利益着想,只要是为尽快完成客户需求着想……很多流程,什么正儿八经的文件、邮件确认什么的,都不需要。因为这些太没效率了。
  但是在9月份时,我却发现,没有项目经理出面,测试是不会跟你谈进度的;没有按正规的流程行事,出问题了,别人就会说你擅作主张;还有,即使需求很急,我也不能觉得自己拼一拼可以做完,还要考虑测试同学是不是愿意和你一样“拼一拼”把它做完……
  同样是在9月份,虽然基本每天都忙碌到晚上十点,但是,还是帮另外一个项目做一个小功能。终于挤出一个晚上把工作做完了,因为改的东西少,而且自己的项目即将发布,已经完全没有精力关心其他事情,因此,这个小需求就一直没跟进。直到后来,主管给我转了一个邮件,才发现我被他们的测试投诉了。公司的测试工作目前还处在白盒测试的初级状态,发现我的模块不能用,直觉上只会认为是我的代码问题。加上我对这个项目不管不顾,导致测试同学等到晚上10点我终于有时间帮她解决问题了,才把测试工作做完——于是我成为目标,至少,对测试的配合做得太差。
  这些事情一件件汇总,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公司大了,就会有各种规范和流程,这也无可厚非。对于另外一个个体来说,她每天也工作得很辛苦,她不会,也没有时间去关注你是不是很忙……归结起来,在一个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很忙碌的团队里,大家不能再相信别人的口头应承。大家也习惯了,你说了要做,就是指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做,别人不会对你“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帮忙做”表示感激,但是别人会对你没有做好答应的事情——不管你是不是忙得饭都没时间吃——耿耿于怀。
  于是,后来我逐渐学会对任何需求,说明一句“我这里只提供技术方案和建议,具体的时间和人员安排,你可以先找**商量下“。

主题五:工作不是全部
  我从来没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全部。但是有很长的时间,我把工作本身当成了工作的全部。每天忙碌于总总干不完的活,晚上继续加班完成白天干不完的事情……日复一日。直到被人点醒,我自己醒悟,原来,自己已经背离了开始时设定的路径。工作是干不完的,除了学会授权,还要学好拒绝。现在不做某些事而换来的时间,可以让以后有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主题六:埋头干活,抬头望远
  我现在的位置,面对面坐着我的主管,背靠背坐着产品的Owner和架构师,斜后对面坐着我的最佳搭档,这样得天独厚的位置可不好找-_-今年在工作心理上,最满足的地方在于,虽然偶尔郁闷,也被人投诉过。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我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前任主管鼓励我”有什么想法直说就行。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大家都知道,你**是真正在做事的人。“9月份忙得昏天暗地,还是有人批评。主管和架构师一起跟我谈话,把我从疯狂的工作中拉回来。10月份开始,主管有意识地要求我下班按时回家,架构师也不断要求我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职业发展。
  应该说,今年的前9个月,过得很忙碌,但是忙碌中少了总结,少了视野的开拓,也少了沉淀和升华。最近两个月开始有意识地脱离工作的细节去看工作。同时,自己工作重点的转变,也让自己面临更大的考验。应该说,我对工作的details已经熟悉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就发现了总总缺失。前两个星期自己做系分的一个升级包,因为设计方案的问题,开发完成之后又改了设计方案……还有太多需要学习,这个发现让我很兴奋,也促使我越来越关注软件架构的知识。
  11月份看完了《软件架构师职业导读》,最大的收获在于”建筑设计师在成为建筑设计师之前,是不会成为建筑工人或工程师的。“,我并不希望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技术Geek,我希望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Solution Provider。讲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四月份参加QCon2010,当时我认为最忽悠的一个讲座,是西门子的首席架构师,讲生态城市的架构——这个讲座做完后,反馈墙上哭脸一片——但是,现在我却能稍微理解一点了。其实架构做到最后,不管建筑架构、城市架构,还是软件架构,都是触类旁通的……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我需要保持一双永远好奇的眼睛,一个永远好学的头脑……明年,继续开拓视野。

年度遗憾:学习委员会
  从二季度开始,学习委员会的工作就一直是我的心结。开始是无所适从,后来则是没有履行职责的愧疚。几天前,徒弟不小心看到我抽屉里的,年初写的《学习委员会年度计划》,问了句”原来我们公司还有学习委员会啊?“,我潸然:”这就是我们惭愧的地方……你师父还是负责人呢……“
  年初的时候是想好好干一番的。尝试做远程视频教学,尝试搞活动,也在学习委员会内部推行每月轮岗,让大家都能锻炼自己……应该说,开局其实不错的。
  后来,发现学习委员会是给杭州管着的,后来,学习委员会多了个主管,再后来,又多了个学习专员,再后来,被指培训组织得不够专业,被要求组织工作交给学习专员负责……我也在这一次次变化中,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应该是什么。从二季度开始就想跟管叔谈一次,一延再延,最后也没了下文。
  虽然”组织工作交给学习专员“,但是学习专员也没有动静。于是,下半年我还是争取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安排培训。月会上,安排给其他人负责联系的培训后来都没有消息,我也只7月份和9月份联系了几次培训。这个时候我犯了另一个错误,太依靠自己的力量。现在想想,对于计划中的培训,应该给讲师一个邮件,抄送给他的主管,讲师再忙,对邮件也总会回应一下。但是,我的做法却是,给各个讲师旺旺发一下消息,询问什么时间有空……于是,后来大多数连理我的空都没有。最近只联系上了一个讲师,但是也要到一月份才能来了。
  不管怎么样,工作做的不好,责任总在自己。很惭愧辜负了别人的信任。希望如果以后还有其他工作,我会做得好一点。

Collapsed Week

这一周终于崩溃了。

这个项目,从6月份,由于UI的分歧,导致交互方案一直无法确定,进而项目hold将近一个月。再到7月份,新的交互方案的验证方案,上线不到一天,再次因为UI的问题而下线。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想要推动它往前走。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个产品的种种问题,没有人比我更想重新打造这个产品,因此也没有人比我更迫切地想要尽早完成这个项目。

只是这个项目真的牵扯太多。从前期交互上UI和产品方的分歧,到项目配合成员的两地沟通,再到上海团队本身的青黄不接,另一个主力一直被其他项目和工作牵制,还有项目管理人员的懵懂,再到测试的迟迟无法投入,以及后来某个公司级项目直接落地到我们项目。我发现我除了系分和开发,还做了太多太多其他的事情——协调资源、确认需求、甚至确定整个项目进度。我拼尽了全力,要在国庆前完成这个项目。于是我努力去推动这个项目往前进发,也不管该不该由我去做这些具体的事情——这个项目从需求调研开始,只有我是一直参与其中的,也只有我最了解整个方案和工作,于是我想,与其通过我中转给其他人,还不如我直接去说吧……

于是我发现压在我身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以为拼一拼就能做完,却发现,做完了一件事情,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于是我开始有点烦躁。记忆中,似乎是第一次带着情绪在工作。我开始对向我请教的人不理不睬,敷衍了事,开始对非项目内的事情,能推则推——因为实在没有时间了,以前在忙的时候,总能挤出时间,大不了晚上加班。但是现在我发现,晚上加班都不行了,因为晚上本来就已经是我的工作时间——项目组有两个新人,而另一个主力开发9月初才完全投入项目,因此上海部分的大多数开发任务还是我的,但最近的大多数时候,我却到晚上才有时间写代码。

虽然由于职务的关系,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能推动的。譬如测试跑过来说,没有让他们前期参与,没有尽早告诉项目情况,无法协调资源,于是砍了需求……但是我还是坚持着要国庆前发布。

直到公司的首席架构师打了电话给我,说国庆前发是不行的,风险太大——于是我最后一根支柱垮掉了。

延期对项目本身倒也没有影响,开发和测试进度都没有变化。只是,原本明确的目标,为之拼命的目标,突然有点黯然失色了。

而且,延期发布,原本附带在上面的需求只能拎出来单独做。于是所有人都忙着补救,以至于申请特殊发布,只因为我当初爽快地答应了业务方,国庆前会完成这个需求。还有另外一个需求,也是我答应跟着项目一起做,结果一拖再拖,现在才发现还没做,而且项目的重要性,已经不允许在上面加任何外在需求了……于是,又得别人帮我补救……

于是,周四和周五的我,一直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架构师跟我谈,说“你现在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忍了好久,才勉强抗拒住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要不是项目即将交付,要忙着完成开发,我想我可能就要撑不住了。

周五晚上,主管和架构师跟我谈话。主管的一句话让我惊醒:“你有没有觉得,最近看书的时间少了?”——实际上,这一个多月,我确实看书很少。坚持了7个月每周至少看一本书的习惯,在这个月也被打破了。

现在的拼命,至于把很多不该我做的事情都给包揽了,究竟有没有必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的包揽,到最后却是好心干坏事,别人还不一定记得有人帮他干了那么多事情。而且关键的是,对这些事务性的事情的拼命,究竟能给我多大的成长?

最近工作的状态也影响了生活的心情,加班到很晚的时候,特别喜欢慢慢走路回家,想散散心,释放一些东西,但是似乎收效甚微……生活就像一个大水库,这里漏了一点,总希望其他地方补一点,或者至少没有漏水。于是这周的我,变得敏感而又缺乏安全感,总会在乎一些原本不在乎或者根本不需要在乎的事情。向被我烦到的某某人道歉。

好想休个假。等这个项目完成了,一定要好好休个假,有很多东西需要反省,我也该调节下自己的心态了。一直希望这个项目尽早上线,部分原因也是自己的私心,因为年初就计划着,国庆休个长假去云南的。现在也算彻底放弃了。

这两周

About work——

这两周,生活充实得没时间呼吸。

这两周,要求自己做出的改变,一直在坚持着。

这两周,有很多的惊喜,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虽然有点辛苦,以至于这个星期,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做真正属于目前本职工作的项目——但是还是很享受。我喜欢让工作走在我前面,而不是轻车熟路,而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即使还没完全准备好,我已经在做着很多给我更多成就感的事情。

当然在压力之下,还是有一点点爆发的。周四下午被拉着开了一整个下午的会。想着晚上又得熬夜补上白天的工作,最后的我忍不住有点小情绪。

当然前任主管第二天一句话就点醒了我。于是我明白我的思路还远远不够开阔。

———分隔符——关于空间——

8月1号至8月8号,这个空间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过。

原因很简单,据说某网站发布了敏感内容,殃及池鱼,同一个数据中心的所有网站,就都被查封了——包括我的。IDC估计主动去喝了很多茶水,才把空间跟域名要了回来——不过,数据都没了……

幸好在6月份的时候迁移过空间,当时迁移时的数据库脚本恰巧还留着我的电脑里,不然我恐怕要去撞墙了——虽然丢了这两个月的日志和评论也蛮可惜-_-

坦白说,这件事,让我对监管authority彻底失去好感。好久没愤青了,这次要发泄一下——authority这样的做法,不仅智商低下、情商低下,甚至连政商都低得让人失望。

其实,纵然有很多不足,遭人诟病,Party一直还都是有人支持的。60年来虽然犯了无数错误,成就也还是有目共睹的,何必如此作践自己,自甘人下?纵然有种种不是,绝大多数人也绝没有想到去推翻你。就算你的主义看起来越来越遥不可及,绝大多数人也还相信这是你曾经真切的理想。就算你在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志同道合的兄弟,大多数人也没有认为那些大谈民主的party就那么完美……但是你为什么就这么自暴自弃呢?90%上网的人都迷失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里了,10%看到“秘闻”、“秘史”的人,就会想去颠覆你?那么讲究史家正统的王权时代,尚且野史满天飞,也没见哪个皇帝追着封这堵那,如今地球村的时代,你倒想着天下归一,万口同声了,这有可能吗?那10%如果真的想知道,你也绝对封不了,因为你已经教会了他们说英语,也教会了他们高科技。已经开放了教育,开放了国门,却还想着禁锢思想,这就好像敞开了大门,却还在后面扯着袖子不让人走,除了徒增反感,还能有什么作用?

自卑的人遭人厌,敏感的人遭人烦,一个party也不例外。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现在还仍然有着理想的party,有什么理由如此自卑。请大气一点,谢谢。

———–再次的分隔符—-for relax——

周六晚去看了《唐山大地震》,感觉不错,抛开真实度不谈,地震场面足够震撼,剧情也足够煽情——至少在我视野所及的女生们,都消耗了“巨量”的纸巾……中国的电影越来越大片化,能兼具场面和情感的片子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个片子还是很难得的。冲击1亿美元票房应该是没问题的,看好其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第一,哈哈。

一些

  忙——
  这两周是有点郁闷的。做了很长时间的东西,试运行一个月后,还是在正式上线时出了两个问题。

  周五回家路上,某同学问我,最近在不在项目里。我想都不想:我从来不在项目里。

  回来仔细算了下才发现,现在我身上,有开发任务的项目就有四个,还有还在需求确认阶段的,我的工作还包括日常的线上问题解决,服务器运维,还有学习委员会……

  想想在这样的工作负担下还能做到劳逸结合,我还是蛮佩服自己的-_-!!!

  一直都在说,想做的事情太多,即使一天给我100个小时,我绝对也能用掉其中92个小时,而且绝对充实。我也不会去区分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只要能给我足够的挑战和成长,来者不拒——不管是项目、咨询、排查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被问到,我根本不会去算,原来自己同时在做着4个项目——而且在这周有一半的时间,我只能到晚上才能做真正属于这4个项目的工作。

  我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忙得没时间或者压力过大。因为我知道,一个C*O级别的人,一天光收到的邮件,就可能会有近1000封。现在的我,有什么资格说忙呢?

  所以我一直全力以赴,一直在给自己越来越多的工作。于是总是会出现问题,就像我总结的时候说的,走的太快,却没有想到能不能走稳。

  这是一个该解决的问题。下一步,还是要保持节奏,不过要走的稳一点吧……

 
  搬家——
  昨天终于搬家了。花了一个半小时就把我的东西都打包完毕了——除了一箱书,也没啥重东西了。除了一盆仙人掌和冰箱里一点面,我们没给下任房客留下任何东西。搬到新家后,登时自惭形秽。我们的上任房客给我们留下了基本一应俱全的家居用品。包括棉被、桌椅、衣架、书籍、光盘、厨具、锅碗、甚至还有食品!按照室友的说法,这两个女生,似乎是突然接到调配国外的任命,匆忙离开的……

  新房子的周边环境是我最满意的部分。在原来的小区,平时基本见不得50岁以下的人,到了这边,看着路上走动着的年轻人,顿时感觉阳光了很多。周边的设施也特别齐全,与小区交叉的两条街,基本上把吃穿住行用的一切都包办了,而且旁边还有家乐福——唯一不是很满意的是,我把室友的大屋子抢了,心里挺惭愧。之前还一直犹豫着,但是昨天进了大屋子,发现里面居然有一套豪华的组合音响设备,为了可以在家学我的bass,我就咬咬牙狠下心来了……

 
  回头——
  他们说,我是那种一旦分手,就永远不会回头的人。

  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是太怀旧的人。我很容易触景伤怀,然后耗上大段大段的时间怀旧。为了不让自己沉沦在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决绝——所以我才如此无情吧。

Fighting

  昨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肃穆的开场,明显准备不足的主持人,沉重的基调,获奖感言更像是反思的颁奖。

  没有了半年前歌舞升平的排场,也没有半年前奢华隆重的颁奖——虽然,节目比半年前好看太多。

  怎么说呢……其实挺高兴在这样的场合看到这样的场景。也许我们这个行业老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让竞争对手真正心服口服,但是,有了这样的一次年会,我们看得到这样的前景。因为,一个会自省的老大,他终究会是一个王者。

  今天看到太多的感动,当众流泪的公司老大;不管是台上还是笔下,一直在坚持着批判,努力终于被认同的今天,却站在台上,哽咽地只能说出一个邮箱地址的某某……

  很高兴,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很高兴,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很庆幸,我身处这样的地方。

  就像某个人说的,这将是改变公司历史的一天,fighting。

Objectives for 2010

1、工作
  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就算一样,也要做出不一样。继续朝广度积累自己的经验,设立更高的目标,并且一定要完成。
  工作时间,不要考虑私事。至少在离开办公楼前,不要考虑。
  学着更开朗一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会显得太闷。所以,在做到上面一点的情况下,让自己快活起来,主动去辐射自己的能量,让别人感受自己——不只靠邮件。今年,要学会用言语去影响他人,而且是积极的影响,永远不发表负面评价,只发表建设性意见。
  每个月研究熟悉一个核心系统架构及设计逻辑,了解一个业务系统架构及业务。
  争取学习委员会的接口人职务,做更多的组织工作,接触更多的人并从各种事务中学习。
  Make a difference。不要随大流,随时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轨迹。
  向更多的人学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出自己的心灵自省和内心纠结,积极乐观地跟他人交流。
  更多地与主管沟通工作和成长的问题,让其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方向。

2、学习
  每个星期至少看完一本书,不管是实体还是电子书,并且一定要有读书笔记。
  看完《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学习证券及基金市场原理,物流及零售业教程,了解中国国家金融体系,研究Visa及Paypal公司及业务架构——重点研究收单交易业务。
  每星期翻译两篇英语原稿。每天听半个小时英语。发现并加入英语角(2月底前完成,每星期参加),下半年组织公司英语学习帮派(6月结束前完成)。
  每天1小时,学习其他Blog和业界新闻。中午半小时,晚上半小时——只看订阅的源和电子杂志。

3、生活
  买一个相机,出去的时候,时时准备记录生活,培养美学的修养。
  计划几次旅游,今年必游的地方:香格里拉;其他待定。
  买一本菜谱,学会五个最拿手的菜。每个月至少学会一道新菜。
  有一项经常性的运动:乒乓球或者羽毛球;学会打网球并培养持久的兴趣(3月底前学会)。
  学一门乐器——电吉他(贝斯?)(3月底前开始)
  熟悉并使用上海的城市资源,参加几个商业性的活动,新闻发布会或者商业会议。(至少两个月一次)
 
4、关于情感
  守住诺言。
  学会真正地去关心和在乎人并且让人感受到,而不是只在乎自己。
  每两个星期至少给家里人打一次电话。
  每个星期至少主动联系一次老朋友。
  每个月都要联系到弟弟和妹妹,并询问生活情况。

4、其他
  隐私。。此处略去:-)

总:做了计划,才发现之前的生活原来这么浪费。好好执行吧,坚持两年,我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到时,我可以很骄傲地选择我要的生活。现在,我要做的,是奋斗,真正的奋斗,让生活选择我。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