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of 2011-Life

  Interest:

  我是个兴趣过于广泛的人。按照各种“成功学”的理论,我们应该专注,特别是专注于事业上,专注10万小时……不过我还是放不下各种爱好,也乐于开拓新爱好,所以请“成功”原谅我。

  读书一直是我最大的爱好,独立成文,不表。

  2011年继续踢足球,公司的足球帮阵容越来越强大,现在每周末都可以踢到球。虽然工作需要熬了不少夜,通宵也比去年多了点,但是还是一副从没生病的身体,再次感谢足球和老爸老妈给的好身体。

  有时候也去玩玩羽毛球。

  年底的时候,跟同事组团,报名开始学网球,目前还未毕业……

  今年搬家了,组合音响没了,没有了学电bass的条件,于是改学吉他。学了几首曲子,不熟练。打算在世界末日前找个地方过把流浪歌手的瘾,给我点压力吧^-^

  2011年继续当文艺青年。看了香奈儿的展览,毕加索的画展,《佐罗》的中国巡演,还有若干次话剧和电影。

  因为打算明年开车去西藏,于是10月份和同事一起报名学车,已学完,等发证中。

  然后是我最喜欢之一的摄影。4月份时去了趟云南,发现我的富士长焦不管是夜景还是广角,都不能很好地胜任。后来尝试人像特写,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断然把相机卖了。花了近两个月业余时间,折腾了宾得最新的单反和4个镜头,进入小众的宾得族里更小众的复古手动镜头族的行列。

  最后是旅行,排除公司集体活动的跟团旅游,2012年还是自己一个人旅行。去了云南,游了大理,丽江,泸沽湖,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留下的温暖回忆却伴随我走过了无数个思念的时刻。也许,我还会思念一辈子。

  云南之行没有去香格里拉,留给了自己一个回去的理由。

  Relationship:

  漂泊这个词太文艺了,说出来肯定被骂死:”你就装吧你!”

  不过2011年,我终于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虽然年龄越来越大,我却越来越不想安定下来——更确切地说,其实我一直就没想过要安定下来,只不过被逼着选择,才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我在这里很坦率地写下来,免得伤害了更多的人。我是个很讲究浪漫的人,我渴望有人陪我看日出,陪我旅行,和我一起在星巴克喝咖啡看书,一起听音乐会看展览;我也渴望有一个人,可以让我花心思去关心,也能给我温暖的关怀……但是我对浪漫的渴望到此为止,我从没想过结婚生子——因为我觉得结婚了以后就再也不能随便流浪。结婚对于男人来说,就是要提供一个稳定的家。但是我现在还安定不下来,甚至我都不知道,我会在哪个城市定居下来。

  我还像个孩子,觉得世界太大,不管躲在哪一个小世界里,都会丢掉了整个世界。

  于是当有人说想结婚,我害怕了,最后又不顾一切地退缩了。其实我是认真地喜欢过的,也想过要在一起的。那个晚上,在饭馆吃饭,在三个女生面前,我要付账了,这个时候她从桌子底下塞给我一张钞票——她知道我兜里没多少现金了——这样的善解人意让我心动,却没想到最后自己会这么残忍。

  这一年来,一直在想你。但是我不后悔,给不了你幸福,我就更不能耽误你的幸福。

  Career:

  工作部分没有独立成文,因为今年工作上的感想没有那么复杂-_-

  年初的工作变动,已证明,对我的工作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说10年的时候,我是以200%的努力在工作,11年的时候,顶多只有120%,虽然我还是比大多数人都更努力工作。这个变动,对我进一步深化职业专业度也是个中断,特别是当离开了半年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这个中断就显得不是很必要。但是这个工作变动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新的岗位让我更加地开放,视角也更加全面,10年那种目空一切把测试和流程不当回事的心态也被消除掉了。

  新工作的半年,工作压力的减轻,也相应地有了时间多了解外界的技术和思想潮流。上半年看了很多的创业和小公司的敏捷实践的书,心潮澎湃,甚至已经跟老哥们约好择时下海创业。

  下半年回到了熟悉的产品,做熟悉的岗位。工作又回归了10年的忙碌状态。忙碌了几个月之后,适时地加入开发下一代产品。希望我能贡献更多,同时成长更多,无论最后是去创业还是留下来,我都会努力留下一个值得骄傲的成果,就像当年给学校带来的一样。

  如果说10年工作技能上的成长,主要是技术和公司软件架构的了解和学习,11年则更多是一种业务与技术的协调平衡能力的培养,以及业务建模和软件架构的思考能力。业务分析的视角更广了,纯粹技术的深入学习少了,希望这不是坏事。

Review of 2011-Reading

  在星巴克的午后,看《搭车去柏林》,点的是刚出的新品,兑了酒的咖啡,喝了两口就喝不下去了,但是书却很对胃口,一口气看完,看完抬头,上海繁华的夜已早早降临。

  虽然是元旦后了,我还是愿意将这本书作为我2011年的最后一本书,因为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一口气看完一本书,更是因为,这样算的话,2011年我有案(有豆瓣)可循的读书数目,刚好到70本(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书是豆瓣无法收录的)。

  总结下2011年读的书,详细列表可移步我的豆瓣-2011年读书列表

  对比去年的读书列表:Tomly的豆瓣-2010读书列表,很高兴今年读的书更有深度了,一千来页的大部头看了不少,艰深的英文原版看了不少,晦涩的理论书籍看了不少,而粗浅的快餐文化消费品明显比去年少了。

  今年阅读的最大收获,也是最大的动机,是获得多元化的视角。哲学上,从罗素的多元主义,到文学上理论上对于一元主义,极端主义的批判,从佛教的内修到道家的出世,甚至于袁中郎“出世者的入世法”,从科学的基于神经元的认知理论,到动辄“失控”的混沌感知哲学,从藏传佛教的生死轮回和澳洲原始“真人”的万物皆灵,到科学理论大一统的“大设计”,从基因层面的人性分析,到道德高度的哲学沉思……今年的阅读,首先是一个哲学世界观的极大开拓;而在对职业的影响上,今年的几部创业、小公司敏捷实践的书,还有IT20年传略的“浪潮之巅”,给了我太多的激情澎湃,以至于年中review的时候就跟主管说,我也是我一直的梦想;生活上,各国游记的涉猎,视野的开阔,一直藏在心中的“上路”的冲动更加地不可抑制,现在,业余时间开始做做上路的准备,主要是历史知识的储备——因为,我要做的,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寻梦之旅——当然,还有心理和生理的准备,所以在2012来临之际,我是在市郊的滴水湖,荒无人烟的马路边,以一个标准的流浪汉的姿态,数着满天星辰过了一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今年的我比去年的我更加沉静了。我喜欢这种感觉,内敛而不内向,谦逊而不谦卑。而阅读在这个转变中的作用就是,读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

  2012年,阅读继续,而且要读的更多。旅行继续,而且要走的更远。

附:2011年读书笔记及列表:

读书笔记之2011年11至12月

读书笔记之2011年9月-11月

读书笔记之2011年7至8月

读书笔记之2011年4至6月

读书笔记之2011-01至03

哲学心理:
《知我者謂我心憂》、《重新发现社会》、《幸福之路》、《佛祖在一号线》、《老子他说》、《Making up the Mind》、《失控》、《灵魂只能独行》、《乌合之众》、《对自由的恐惧》、《我们内心的冲突》、《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放下的幸福》、《大设计》、《向庄子借智慧》、《致命的自负》、《自私的基因》

职业发展:
《修炼--我的职场十年》、《请给我结果》、《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活法》、《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气场》

传记历史:
《三双鞋》、《背包十年》、《旷野的声音》、《朗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海底捞你学不会》、《高盛》、《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往事并不如烟》、《浪潮之巅》、《城门开》、《我的奋斗》、《中国近代史》、《迟到的间隔年》、《西藏一年》、《搭车去柏林》、《国家的囚徒》

文学作品:
《盛世》、《明天在丽江一起醒来》、《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十一种孤独》、《一九八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理想的下午》、《青春》

技术:
《Getting Real》、《黑客与画家》、《企业应用架构模式》、《成为技术领导者》、《重来》、《启示录》、《架构之美》

社科经济:
《流行的国际主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社会学的想像力》、《银行卡时代》、《掀起银行的盖头》、《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浅薄》、《Country Driving》、《时寒冰说》、《现代化的陷阱》、《常识之败》、《微博:改变一切》、《建筑的永恒之道》、《金融炼金术》、《国家的破产》、《顾客为什么购买》、《市场的力量》、《现代化的陷阱》

唐时明月

  ——“如果让你回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时代,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一般有两个选择:春秋和盛唐。如果只能选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活在公元8世纪,大唐的西域。”

  那个时代,中国正享受着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事实上,整个亚洲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亚洲最西端,刚刚兴起的伊斯兰,仅仅一百年的时间,已经成为跨越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而伊斯兰狂热的宗教战士们,正觊觎着东方的遥远文明;世界屋脊上,刚刚统一的吐蕃,正在经历藏族历史上仅有的两百年强盛帝国岁月;盛唐,虽然内忧渐现,这个时候仍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度;甚至连亚洲一隅的高丽,都能够强大到用区区百万人口的国家力量,独立抵抗隋朝百万大军压境,直至把大隋拖垮。

  而在这个亚洲极盛的时代,西域是各方力量角逐的沙场,更是文化碰撞的熔炉。

  这个时代,玄奘刚刚走过这里,经过西域三十六国(或者七十二国),取回了佛经——而如果他晚200年,也许取回的就是可兰经了。

  这个时代,李白在中亚草原上的安西重镇呱呱落地,随后,以放浪形骸的侠客诗歌,在中华文明闪耀了一千多年。

  而这个时代最吸引我的,不是这单单的“文化”——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上,文化的遗产太多了——而是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气质,那种长河落日,戎马天涯,文功武略和悠悠离愁的奇特混合物。

  至文至雅如李白,都可以精熟文功武略,手刃数人,洞庭湖边临猛虎而气淡神闲。那个时代的人,该有多豪迈?

  那个时代,高仙芝为了惩罚远在巴基斯坦的叛国,率军一万,奔袭一千公里,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过海拔4000米,长几百里的冰川,行军至此,面对以逸待劳的吐蕃万余守军,还能杀敌五千,俘敌一千——而拿破仑在一千年后,也仅仅是翻过了一个阿尔卑斯山而已。

  那个时代,一个小小的唐朝使臣,指挥借来的西域属国的区区几千士兵,就可以在远离国土的印度本土击败几万雄伟的印度象兵,甚至把中天竺国灭掉。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尚武却足够文明,更可贵的是,他们的尚武建立在个人的勇敢和军事素养上,而不是野蛮的穷兵黩武。

  那个时代,薛仁贵征讨吐蕃,只能带五万士兵,整个大唐节度边防的总兵力,一共才49万,而吐蕃一次决战,就可以发动40万军队围攻薛仁贵。——这个时期,西域的战事上,大唐处处显出武力的窘迫,而恰恰是这种窘迫,才彰显这个盛唐是真正人才的极盛、文明发展的极盛……于是,那段历史,才有了那么多的“单骑独闯敌营”,“百骑夜袭敌营”,才有了那种独特的气质,一种悲壮,一种以文明的少数对抗野蛮的多数的悲壮。

  于是,虽然薛仁贵的五万唐军最终在四十万吐蕃军前全军覆没,但自始至终却不输气势;高仙芝的两万军队加一万盟军面对十五万阿拉伯联军,唐军战斗力和装备技术占据优势,甚至围攻敌人数日,只是由于盟军倒戈,才兵败而归。

  西域之于大唐,没有任何经济和文化的利益诱惑,只是由于地处几大势力交汇处,战略需要而艰难经营150年,而这150年,大唐在西域管辖西至里海,南到巴基斯坦,北到巴尔喀什湖,而安史之乱后,后来的朝代再没能将影响重新播种到这里。

  中国毕竟只是想保护富饶的内陆地区不受袭扰,不像虔诚的伊斯兰宗教战士,狂热地想要让阿拉的光芒照耀世界,更不像吐蕃原始的野蛮诉求,勇猛的武功后面,只是想掠夺奴隶和土地。

  而这样没有目标的征战不是没有意义的,意义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它的过程中,而不是做的结果。

  当安史之乱后,吐蕃趁乱占领世界第一大都市长安,却仅仅待了十五天就不得不主动弃城离去;当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已经一个世纪,当地老百姓仍然自发起义,不费朝廷一兵一卒把吐蕃赶走,并自发恢复大唐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甚至,在河西被占领,西域自此与王朝隔绝,大唐镇守西域的都护府官兵们,硬是在没有任何中央指挥和补给下,虔诚地坚守边防40年,直至最终被汹涌的西域牧民吞并……我看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尚武崇文又有极强向心力的民族,在强敌林立的时代,不仅优雅地发展了自己,也将民族的活力辐射到了国门外,甚至,即使战败了,也能那么深远地影响了世界——至少,曾经在大唐管辖下的,后来被阿拉伯发展成为伊斯兰名城的撒马尔罕,靠着唐朝的俘虏,成为了西方世界第一个造纸中心。

  而这种成就之下,我们又何须多此一举地声明:这是愚忠,对一个王朝的“家天下”的忠诚,是迂腐的。

  其实,只要你能让国民自豪而立,不离不弃,“家天下”又如何呢?

 

读书笔记之2011年11至12月

《国家的破产》

Note:

翻译好差,还不如读英文版。内容有点深。国家负债和个人负债毕竟不一样,个人负债违约的成本很高,国家负债违约却是国家实力越强,成本越低。不过西方目前的以子孙钱养今生人,已经以穷国养富国,可能会造成西方真正的没落——不是负债本身导致的没落,而是负债的动机导致的没落。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Mark:

产品经理:定义正确的产品;

开发团队:正确地开发产品;

评估产品机会需要考虑的问题: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7、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消费者购买产品大多源于情感需求。

消费者的分类: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尝鲜者);理性消费者(早期消费大众);超理性消费者(后期消费大众);观望者(跟随者);——最应该关注的是非理性消费者。

大众网络服务产品的十大要点:可用性;人物角色;扩展性;持续可用性;客户服务;保护用户隐私;口碑营销;全球化;平滑部署;用户社区管理。


《大设计》

Note:

霍金不愧是最好的科普作家——既有科学家的深厚功底,又有作家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讲解相对论、量子论和宇宙起源这样的抽象理论,这一点更加弥足珍贵,最后,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时有幽默的比喻,让人不由得不笑。

现代科学越来越哲学化,科学接管了哲学对于世界起源的思考,而哲学越来越内敛——继续解决人内在的问题——不过,如果科学终于用哲学化的统一理论解释了宇宙,想必也会接管哲学仅剩的这个专属领域吧。

科学的理论,并没有正确与否的区分,而是谁更好地解释了已被观察的世界。甚至对于现代的科学,也没有统一的理论框架,科学由若干的理论组成,每个理论间甚至有交集——在交集处,每个理论都能解释一部分事实。典型的交集理论为量子论和经典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论解释了微观世界,经典物理学解释了宏观世界。

量子理论的理论基础:物体的速度和位置永远不可能同时被测量,精确测量某一个会导致另外一个的无法测量。因此物体某一时刻的状态是一个概率事件,只有在被感知时才最终确定。粒子的运动遵从可择历史理论,即粒子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其所有可能轨迹的历史概率求和,因此粒子运动是自干涉的,其干涉结果导致了粒子运动的波动性,且波动性与粒子间的干扰无关,而取决于粒子本身。

相对论的理论概要:物体相对运动速度越快,其时间越慢——保证了在所有的参考系中,光速永远一致。空间和时间是一个四维整体,任意时刻的物理实体只是这个四维整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宇宙的起源:宇宙的存在本身是一个概率,我们现存的宇宙,以及支配其运转的规律,只是宇宙10的32次方的可能概率中的一种。由于宇宙是一个时空四维空间,宇宙的起源就是这个四维空间的原点,作为一个点是没有体积的(起长度轴大概为几毫米),因此,讨论宇宙起源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意义。宇宙不断膨胀(速率不是固定的,在大爆炸开始的暴涨阶段零点零零……1秒内膨胀到现在的大小),这个四维空间的时间轴,已经膨胀了137亿年。

《放下的幸福》

Note:

修身养性书,一个小时就能看完,这种书的作用在于,当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抉择产生怀疑的时候,可以让它告诉你,什么才是最应该在乎的。

《中国现代史》(徐中約)

Note:

今年以来,对自己20年来所受的历史教育就越深刻地怀疑,于是看了这个版本。

虽然规模宏大,但是对近200年的历史的讲述,一本书当然远远不够。

读完最大的感觉:历史就是一个个遗憾组成的,一次又一次地想,在这个历史时刻,在那个历史时刻,如果不是这样子的,如果是那样的该多好——只可惜这些都已经成了过去。我们能够做到的,也许是让后世的人在审视我们的时代的时候,少一些遗憾——可是,当局者迷,在当下的阶段,你又怎么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呢?也许,最好的参考坐标,是人性和良心。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台湾根深蒂固的不以为然——我也不知道我之前为什么会一直瞧不起它。

《迟到的间隔年》

Note:

今年读到的触动最大的书之一,我希望,若干年后,我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

自己的内心一直安定不下来。一直在想着,走得更远些,时间更长一些。也计划着,自己的一生,肯定要有一次很远很远,时间很长很长的旅行,不只几千公里,也不只一两个星期……只是在忙碌奔波的间隙,在别人对“成功”的殷切期望下,会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走出这一步……而这本书适时地出现了,就像去年的某一本书一样,我内心的叛逆得以留存——这次,是更深的感触和更急迫的冲动。

也许因为作者跟我同龄,跟我同乡,而且,他的旅途,跟我曾经有过的居然有太多的共同点。看到书的末尾,那个他在路上遇到,分开,又相聚,最后成为他的妻子的日本女孩子,在拉萨静谧的夜色下安静地等着他的美丽背影,视线突然模糊了起来。这个影像太过熟悉,而那时的我,也在路上。

路上的人,是最真的人,而在路上的人,也是最接近于找到自我的人。

我终究会用一次更彻底的旅行,去找到真正的我。

《顾客为什么购买》

Note:

购物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数据说话的方式很好。

印象深刻的一点:在女性购物集中的地方,男性购物需求也会很大,因为大多数丈夫都不愿意跟风筝一样被妻子来着逛商店。

《青春》

Note:

韩寒一直是我喜欢的,当然他不是80后的代表,也不能说是领袖,但他是有个性的人。

《致命的自负》

Mark:

专业分工和个人知识决定了统一的经济管控是不可行的,因为知识的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决定了没有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

任何有头脑的人都完全明白,在可能的范围内,这个世界至少就其潜力而言是极为富足的。

迷信对人类的帮助甚大,它为众人提供了行为端正的动机,即使这种动机本身是错误的。

Note:

这样一本反社会主义的书,居然能够被翻译并出版,还是比较意外的。说明对于言论禁忌,政府并不怕大学里做学术的人,怕的是人们大众。

《市场的力量》

Mark:

人只有在拥有了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力时,才能被激发出最大的积极性。

《架构之美》

Note:

架构也是有领域划分的,很多的架构原则是通用的,但是没有这个行业领域的经验,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

《自私的基因》

Note:

30多年前的书,对我来说却是非常新颖的理论,而且在解释生物世界的种种想象时,居然很有说服力。

本书的理论基础:任何生物的行为动机,在于使自身的基因更长久地、更广泛地留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同基因在种群中不断博弈发展而来的ESS(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表象。

因此,父母抚养子女,雌性选择健壮的雄性(确保自己的后代同样健壮),甚至,不生育的工蜂为保护蜂巢而献身,不是因为集体英雄主义,而是因为,蜂巢中的其他工蜂与他有75%相似的基因,保护蜂巢的完整比保护他自身的安全,更能让他的基因长存。

于是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包括女人的势利,男人的花心,甚至为什么陆地上是母亲孵育后代,水里是雄鱼费劲心思。因为大家都想着,尽可能多的散播自己的基因,而且要活下来!

当然啦,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学毕竟不能抛开道德理论。所以人类社会需要一夫一妻,而不是动物世界中,很多父亲有无数子女,却不需要照顾任何一个。

《西藏一年》

Note:

虽然对西藏深深向往,然而以前对于西藏,只是一些肤浅的名词,喇嘛、天葬、转经筒、朝圣……还有之前看过的《西藏生死之书》,对于藏传佛教的生死轮回有过了解。但是这本书超越了所有这些,一个实实在在的西藏呈现在眼前:一妻多夫、父子共妻、无处不在的神道崇拜、天葬前捣碎的尸体、每年耗费几座布达拉宫的全民嗜酒……世界的魅力在于其丰富,也许很多的东西不科学,很多的文化无法认同,但是这恰恰也是这片地域的吸引力所在。喜欢那种执着的信仰,这恰恰是我们时代最缺的东西。

《搭车去柏林》

Note:

最近看的游记,总是关注到,在国外旅行的亚洲背包客中,基本上都是日本人,韩国人次之,其他国家的很少。也许日本经济停滞了近20年,年轻人旺盛的事业心没有用武之地,国民又很富有经得起环球旅行的花销,在加上《不去会死》之类的书的激励作用,于是世界尽是日本人。当然,我也相信,随着个人经济的自由,大家都慢慢会发现,自己需要的其实不是城市里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个安稳的家,而是内心的平静和对世界的渴望——以及伴随之的自由。

而其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只要上路了,一切其实很容易。“有些事,你如果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今年以来,这句话似乎看过了无数遍,在各种文字中。——不过,不得不承认,每看一次,我都会被深深地被震撼一次。

读书笔记之2011年9月-11月

《金融炼金术》

Mark:

自由主义一直视自由与理性为有关个人的至尊之事,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在个人通过政治构建历史并于其中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自由与理性是至高无上之事。

人类认知活动具有本质的不完备性。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且都是证伪的对象。

《常识之败》

Note:

不错的书。销售人员的肤浅和利益驱动描写地很深刻,不管是金融产品的销售,还是实物商品的销售,销售不是仅仅不择手段地把东西卖出去。美国政府任由雷曼破产,可能如作者所讲,有华尔街内部权力角逐的因素,也许还有美国政府借此引发金融海啸挤压国内泡沫,同时将风险转移到其他国家的考虑。国家的事情太大。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Note:

没有太多东西。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隐藏在细节中的艺术。了解人性和他人的需求,才能真正说的好吧。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Note:

1973年,文革最黑暗的时候,一个妻子被逼自杀,6个子女全部与之断绝关系的学者与其弟弟的通讯笔记。

一个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功人士”——经济上是行业顶尖精英,学术上出过多部专著——自愿放弃既得利益,心甘情愿投入马克思怀抱参与革命的理想主义者,在革命成功后,仅仅20年的经历,却经历了理想的破灭,看破了那个主义的局限,以及在理想主义的幌子上,必然走向教条主义的专制社会。

如果说《1984》是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那种必然的专制,这本书则是从历史、哲学、经济的所有方面,论证了这种趋势的必然。

再没有比这样的作者背景,这样的渊博积累和深刻见解更能震撼人心了。常识是不分国界的,见解是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40年前的这些深刻见解,现在的众多学者们也未必写的出来。

没有一个主义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主义是所谓“人类的终极追求”。迄今为止,共产主义的最大作用,似乎是为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提供参考。而自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的某主义,却由于历史局限的理论基础,加上自我封闭甚至扼杀异见的教条下,越来越腐朽。

可惜了100年前那么多优秀的前辈们。

历史的存在,不是为了追求一个没有矛盾的最高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里的这句话,究竟是这样被扭曲了啊。

社会的存在,也不是为了追求统一的“真理”,社会应该允许多元化的存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没有人能决定什么是对社会“好”的,永远应该允许反对者存在。

P.S:马克思经济学的弊端在计算机行业确实很明显。计算机硬件的速度18个月翻一番,也即相同的计算机硬件,每18个月价格降一半,如果硬件厂商只能一直生产一种硬件,必然在价格越来越低,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破产——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必然消亡论的基础——可是,现实情况是,硬件厂商不会一直生产一样的硬件,18个月后会有新的硬件出来,而且软件的发展会迫使消费者消费新的硬件。

资本主义在兼容并蓄自我完善,另一个主义在做什么呢?从这本笔记20年间辗转多个出版社,却最终只能在香港出版的经历来看,无望。

我的奋斗

老罗版。还是希特勒版内容丰富点-_-

《往事并不如烟》

Note:

很大程度上,这本书是建国三十年极左政治背景下,民国遗民的悲剧史。一直觉得,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人才辈出且对历史做出卓越贡献的年代,一是春秋战国,而是民国。而民国的知识分子们,内有国难,外修西学,多少人的修养和造诣,现代的人高山仰止,望尘莫及。更关键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心里装着真正的良心和爱国热情。而这本书回忆的,就是这样爱着国家,有着深厚知识和道德底蕴的人,怎样在毛时代的极左政治下,或是陨落,或是从此与狼狈为奸。 读罢不禁伤感,对那个时代已然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看这本书还是深深地震撼。震撼于那个时代的丑恶,以及这个政权,原来在刚刚掌握政权的时候,就已经腐化了。

《浪潮之巅》

Note:

既讲技术,又讲解了技术影响世界需要的资金来源,市场决策等,全面而深刻,对于我这个从业者来说,相当于又做了一次科普。博大精深,不敢班门弄斧做点评,反正一个字:好书^-^。

《国家的囚徒》

Note:

讲22年前的事情,也因为作者曾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所以辗转找到了电子版。

作为《往事并不如烟》的补充阅读,进一步证明了一个真理:当一个人习惯了权力,就不愿意放下;当一个人习惯了高高在上,就不会愿意被约束;当一个人在一个位子上坐了太长时间,就会越来越顽固不化,即使他是一国元首——而如果这个人已经老了,那更甚。

历史走过去了,也就在不可能回去了,一些创伤上了身,可能会留下永久的伤疤。看着心痛,想着如果……这可惜除了唏嘘,无能无力。

《城门开》

Note:

最近一直在读“野史”,不同于中学历史课本和主流宣传的历史。这本书是另一个侧面的建国30年历史,而且是一个帝都长大,亲身参与各种“运动”的新中国第一辈人写的历史。很真实。

《气场》

Note:

呵呵,励志书么,就那样,我们都懂的。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Note:

有点看不懂的小小说,不适应这种风格,不过蛮清新的,开放式结局很有想象空间。


《微博:改变一切》

Note:

算是从侧面了解一下微博的发展史吧,没有太多内容,不过并不影响我尊敬kaifu Lee。

《建筑的永恒之道》

Mark:

一个地方的特征总是由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建筑和城市的基本特征是由那些不断发生在那里的事件所赋予的。

组成建筑或城市的特点模式可以是有活力的,也可以是僵死的。模式达到有活力的程度,它们就使我们的内部各力松弛,使我们获得自由;当它们僵死时,它们便始终将我们困在内部冲突之中。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的内力,并能顺乎他所在的自然情形时,他是有生气的。

当一个模式允许其自身内力自我疏解时,它是有生气的。

一个完整的城市,像一颗橡树,也一定是不可预言的。它不能在一张平面上预言,它是千百个人处理他们自己生活,使他们一切潜力发挥出来的活生生的证明——而最后,城市整体出现了。

当建筑被恰当地产生,并忠实于其中所有的作用力时,它们也总会有其自己的特定特征,这就是永恒之道创造的特征。

不畏死的人,是自由生活的人,因为他可以接受即将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总在通过努力控制它而扼杀它。

只有你能充分摆脱那种帮助你的模式之时,你才能建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建筑。

语言使你自由地成为你自己,因为它允许你做自然的事情,而且当世界在竭力压制你对建筑的最深感觉时,语言将这些感觉显示给你。

道之核心:语言及出自于它的过程仅仅解放了我们天生的基本秩序。它们并未教我们什么,它们只是提醒我们,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设想和成见,严格地做那些出自于我们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和将要一次又一次发现什么。

顺乎自然是世界上最平常的事情,有如切草莓的行为一样平常。

Note: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看这边书之前,一直抱着一个理念:软件设计现在是作坊时代,以后必然不断发展抽象,最后跟建筑工程一样,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成为有一套固定模式,固定规范和流程的现代化工程(艺术)。但是这本书粉碎了我的想法。因为真正伟大的建筑,并没用固定的模式,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也会设计出糟糕的建筑架构。建筑设计根基于若干的局部模式,但是局部模式如何构建出一个整体的建筑或建筑群体,归根到底只能依赖于依从“无名特质”的“永恒之道”。

不过作者所言的伟大建筑,更多地是从艺术人文的角度评判。如果从规范化工程化的角度来说, 遵从局部模式的应用,同时尽量以自然与舒适的标准去设计,依然是基础却行之有效的。

当然收获最大的部分,是发现,软件设计与建筑设计确实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建筑设计与软件设计的相近之处,YY如下——

建筑设计与软件设计的映射关系:

一个服务于某功能的建筑群(精神病诊所)–>一个服务于某个业务的应用架构域

建筑过程与软件设计过程的映射关系:

第一步,确定建筑群的服务范围–>确定架构域覆盖的业务范围;

第二步,确定建筑群内各建筑的位置分布模式–>确定架构域内的整体架构模式;

第三步,确定建筑群体的主门道和主入口–>确定架构域的facade层;

第四步,限定内部交通领域–>确定架构域内的系统依赖关系;

第五步,确定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确定核心系统;

第六步,在主要建筑外,确定一个活动中心–>建立架构域内的统一适配及分发系统;

第七步,安排各个职能建筑的位置–>确定各系统职能及边界;

第八步,单个建筑的室内设计–>架构域内各系统设计;

其他,安排单个建筑的各种入口–>设计各系统的外部接口服务门面;

Rescue and Survive

  I wouldn’t have done that if I had known it would become such a mess.

  But how could I have known that? How can I deal with it after that? Where on earth can I find anyone to share the sadness and chaos with me?

  I ever felt the pride when I was drowned in the illusioned greatness at the time I thought of rescuing you from that endless circle. But I failed. Not only did I failed in rescuing you, but I also failed in surviving myself.

  When it comes to heartbeat, it always turns out to be heartbreak.

  The paradox of this world is, when you feel and appear indifferent, you are always cared about. Those who always can’t help pouring concern when faced with someone they care about are always hurt most deeply. Thoe one who always is the winner is the one who is the most indifferent.

  Whenever you lose your heart, it is the time you loss your love.

  Be indifferent.

Idealism

  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

  这是我最后一次做傻事。其实也不过是拖延了许久,最终自己做了一次宣判而已。

  一个并不想安定下来的人,却想做安定下来的事。

  其实我真的很虚伪,我第一次发现。

  所以,还是继续坏下去吧,至少这样很真实。

  好好活,这个世界太大。

  只不过偶尔撬到了一块金子,何必对整个世界的宝藏视而不见。

  爱之愈深,痛之愈切,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一个人,莫能例外。

  所以,好好地淡然,因为炽烈总是伤人的。

读书笔记之2011年7至8月

《Rework》
Note:
《Getting Real》的姐妹篇或者说扩展篇。
小公司的自立之道,在于个性(相对于大公司的“专业”和商业文书、公关用语),快速实现(上线一半的功能,而不是只有一半可用的全部功能),创造(建立游戏规则,而不是模仿别人),
成功的经验很重要,不能一直失败,成功的经验更容易产生新的成功——因此,需要从小成功中开始。
不要加班。工作在于完成的量,而不是投入的时间,加班带来的工作时间的低效率(心理暗示:反正下班后还可以做),与加班能完成的额外工作想比,得不偿失。
着眼于满足持续的需求,而不是一拥而上的潮流。
顾客不一定是对的:
1、要创造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例子:如果要满足需求,就不会有汽车,而是越来越快的马。
2、不要屈从于顾客的每一个需求,有判断有选择的产品,才会更受欢迎和受尊敬。
要开放。公开你的成功之道,不会让模仿你的人超过你,但是可以让你成为鼻祖,这是对产品和个人的免费推销。
要坦诚。在别人知道你的问题之前,公开问题。避免流言蜚语。
不要让别人等待(电子邮件),快速回复可以安抚人心。

《海底捞你学不会》
Mark:
一个好的领班不能只把关心员工理解为有病关照和关心生活,更重要的关心是教会他们独立生活,承担责任,不断进步。如果一个员工在你手下连续做了两年的普通员工,那么你在生活中再关心她,她事后也不会感激你。为什么?你耽误了人家的青春。要么让她进步,要么放弃她,让她去别的地方谋发展,这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关心。
Note:
视野是创业的关键,创始人14岁时就看哲学,看《第三帝国的兴亡》,看《上帝死了》,这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管理哲学。中国的管理者很少能够做到真正的“放权”,但是他做到了。
即使一个90%的员工都是农民工的企业,也可以关注甚至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感叹张勇逼着管理者学开车、学用电脑,管理者逼着员工学习更多的技能……即使在纯体力劳动的岗位上,也把员工当成会进步的人,而不是干活的机器——这一点足以让很多自诩“高科技”的公司汗颜。要多少“高科技”公司在数年如一日地让员工做着重复劳动的工作?
我很讨厌把“公务员”看成特殊群体。但是从海底捞员工自然而然地把公务员和普通的消费者,至少在心理上实际上已经区别对待的表现来看,很失望。现实再一次很骨感。
人生而平等,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
Note:
学院派的书籍。
新技术的爆发阶段展示技术的愿景。狂热阶段金融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错位,资本的狂热带来先期进入者高额的资本回报,贫富不均加大,社会不公平明显,社会进入狂热的“镀金时代“。
于此相反,技术的成熟阶段,金融资本开始脱离,寻找新一代的投资机会,而生产资本由于长期的投入,沉淀为固定资产或者先期成功者的固有成功假象,决定了,一个技术时代的领头羊,不大可能是下一个技术时代的领头羊。
资本主义社会在狂热阶段的个人主义极端发展和成熟阶段的社会化发展中,不断钟摆式进步。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Note:
最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地方:
那个留学国外的人,很多都回来真正地替国家做事,而且国际化的视野很好,林徽因和朋友们的诸多信件,都是用英文写的,梁思成的建筑学著作,也是用英文写的。记得没有回国的林语堂,用英语写的几部关于中国的书,至少让中国的文化开始往外传播。这比现在的很多学者好了太多。
林徽因临死前两年给梁思成的书信中,还在谈她最近学了什么东西,看了什么书——这才叫活到老,学到老。

《高盛:最后的赢家》
Note:
了解一下投行的运作机制。遗憾的是只写到1999年的高盛,可能近十年的属于商业机密?

《请给我结果》
Note:
一般般,书的标题基本就说完整本书的内容了-_-
比较好的几句:使你痛苦的,必使你强大;员工到中层的最大变化,是要从对自己负责转变为对团队负责,所以,不能事必躬亲;永远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浅薄》
Note: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庞大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成为记忆的“外延”,人类可以从大量的记忆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思维的创新——这是互联网“浅薄”的好处。
但是,没有对于事物本质的清醒认识,创新虽然经常很“颠覆性”,却不一定是意义深远的, 这也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总是短命的一个原因。只是解决了临时性的问题,或者只是一个新奇的花瓶。
记忆消失,文化随之消亡。互联网时代的蜻蜓点水,还是应该在有一定底蕴积累的前提下进行,只关注大规模地扁平化汲取,最终还是很难做到融会贯通的。

《乌合之众》
Note:
同质性的群体倾向于智力低下,急躁,道德低下甚至于滥杀无辜。一旦形成同质性群体,个人在独立状态下的思想,见识,甚至道德和人性都会涣散——为什么有5000年文明的民族,在文革中会出现生煮活人分而食之的暴行,这是答案之一。
群体倾向于易受暗示,因此,对于同质性群体的领导,仅仅需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和鼓动情绪。一定程度的荒谬,反而是某个信念能够被群体接受的前提。
推而广之,不要有“全体一致”的幻想,“全体一致”是同质性群体产生的征兆,这样的群体太有破坏力——文革中太多了。
因此,英美的议会制,让不同利益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共处一室,虽然吵闹,却可以保证不走极端——只要不被煽动成为一致的群体。

《对自由的恐惧》
Mark:
所谓爱不是使自己被另一个人消解,也不是占有另一个人,而是对他人的自发的肯定,是以自我保留为基础,而使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积极的努力和内在的练习,其目的是使它的对象幸福、成长和自由。
道德原则高于国家的生存。
对权力的贪婪不是起源于力量,而是植根于虚弱。
马克思理论的真实含义:在客观条件可以造成不同的经济态度的意义上,经济动机决定历史,而获得物质财富的强烈欲望只是客观条件之一。
Note:
相对于弗洛伊德的生物性解释,弗洛姆的心理分析学说要有爱得多。虽然心理分析是我们无法定量定性研究意识及心理的产物,但是积极的心理分析,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所以推荐所有人都来看弗洛姆,包括他还有一本《爱的艺术》。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对绝对自由的恐惧,特别是,如果经历了长时间的被束缚和控制的历史,民族性里已经有了权威控制及被人生被安排的痕迹,就很难突然适应个人的绝对自由自主。这样的人,会自然而然地需要某种组织,或者期待他人给自己指明道路,甚至支配自己。
人只有在完整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地做到自由自主。真正的艺术是对独立的个性的展示。

《Country Driving》
Note:
一个美国驻华记者眼中的中国十年(2000-2009)。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处在经济饥渴的阶段,而政府又作为一个经济角色参与到社会经济事务中。交警集资在高速公路安装限速监控雷达,然后从超速罚款中提成(因此中国的高速限速都很低?);政府通过种种手段压低对拆迁居民的赔款……这些跟马克思当年描写的“万恶的资本家”何其相似。
房地产:
政府补偿100万美元给村民,房产开发商花3700万美元买地,房产建成后,房产开发商利润1900万美元。——大家都赚钱了,那谁亏了?最终买房子的老百姓亏了。现代的房地产让社会财富通过一个比税收更高效的手段,集中在了政府手里——其中,又有很大部分集中在官员手里。

《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Note:
棋局说的不错,关于通货膨胀和房地产的底层问题分析得很深入,至少解释了为什么政府的调控那么不靠谱。后面的世界局势分析又走到了阴谋论的套路里去了。最后,很明显不足的一点:罗列了很多的“棋局”,但是并没有说明“我们怎么办”。

《十一种孤独》
Note:
冷峻的文字,压抑的主题和文笔,也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可能在有了伴侣之后,变得更甚——一个人无牵无挂的时候,你会寂寞,但怎么会孤独呢?身边的人无法了解你,无法与你分担,才是孤独最深层的本质。

《1984》
Note:
慕名已久,终于看完了,很沉重。
关于集权主义所能达到的恐怖,关于这种政体的动机,目的,已经说得无法再形象了。见识过纳粹和苏联的疯狂,从各种途径知道了文革的荒谬,这样的故事很好理解,但是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
书的前三分之二是真正的小说,后半部分则是政治寓言,或者说是哲学、人性的拷问。
对于一个完全建立在唯心主义的集权政权,能够说什么呢。历史是可以随意篡改的,即使是前一分钟还是事实的事实,也可以立即颠倒——因为历史只存在记录和记忆中,而记录是可修改的,记忆,你是可以强制自己忘记的。党说2加2等于4,那就是等于4,你坚持等于5有什么意义?
为了绝对地统治,必须保证物质的匮乏,让被统治者食不果腹无暇顾及思想、自由、艺术……所有。所以必须不断通过对外战争,或者伪造的战争消耗国家财富。
发明一种新的语言,只赋予这种语言有效的意义,这样被统治者就与过去的所有文明隔断关系了。
不要相信权力。没有人会为了放弃权力而夺取权力——突然好羡慕美国。
当权力的压迫让你连人性中最本质的爱、亲情都抛弃殆尽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当你发现你无法期待一个外来的力量来拯救你,老大哥一旦成为老大哥,就永远是老大哥,永远正确的老大哥,你能够让自己还能成为人的唯一的行动,只能是走进“友爱部”,心满意足地让人从后脑勺射杀你。

《现代化的陷阱》
Note:
一个政治流亡者的书。观点没有太多意外,篇幅比较冗长。说了一个大前提: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权力的资本化和私人化,以及因此带来的总总,腐败、各种权力寻租、国有资产流失、黑白两道、舆论压制……
数据说话的写作风格不错,有点遗憾的是观点不够深入,而且引用数据之后的结论,太多的偏激。
开阔眼界的书籍。印象最深刻的一段:2003年的时候,全世界遭监禁的记者中,中国记者占了三分之一——真够吓人的,不知道现在的数据如何。

《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
Mark:
爱很短,遗忘那么长。
Note:
小清新,休闲读物,图片不错。

《我们内心的冲突》
Note:
精神分析学派的作品,文笔及论证都很弗洛伊德,顿时燃起叛逆感,没太仔细看,so……没怎么看懂。有兴趣了再看一遍。

《上班族必懂的OFFICE天择定律》
Note:
不喜欢阴谋论和基于“性本恶”前提的书,特别是这样的用心经营只是用于一个工作。这么勾心斗角恐怕比创业还累很多吧?这么辛苦又是何必呢。
看看即可,没想到看着看着就看完了-_-权当消遣。

《活法》
Note:
前面的三分之一和一般的成功学差不多——其实成功学都一样,基本的理念一百多年前就被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写光了,后代只是在翻来覆去炒这些概念。归根到底的核心:努力做你在做的事,而且绝对相信你能做成。
后面的部分是我比较喜欢的,有一些东方智慧和佛家思想在里面。我更想把“磨砺心智”看成是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样的磨砺,不为了“成功”,而是让自己真正不愧对自己地“活着”。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不难;人生的境界和人格的厚度才是最难得到的,也应该是一个人人生的最终极追求。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一封信

  自从上大学时不小心看了林徽因的传记,我就觉得她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优秀的才女+美女。美女的定义大家都知道。我对“才”的定义是:首先要能表达,特别是文字的表达;然后要有自己的哲学观;最后,不能只懂文字,还要有经世致用的本领。

  下面的这封信,就能略见她的哲学观和思想——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一封书信(1936年初)

“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成丰富、宽大能优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求自己,也不苛责别人。不难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难别人所不能,更不怨命运或是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种人性混合做成的纠纷,人性又就是那么回事,脱不掉生理、心理、环境习惯先天特质的凑合!把道德放大了讲,别裁判或裁判自己。任性到损害旁人时如果你不忍,你就根本办不到任性的事。想做的事太多,并且相互冲突时,拣最想做——想做到顾不得旁的牺牲——的事做,未做时心中发生纠纷是免不了的,做后最用不着后悔,因为你既去做,那件事便一定是不可免的,别尽着罪过自己。

  我方才说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度的美丽的快乐,不知道你有否同一样的感觉。我的确有过,我不忘却我的幸福。我认为最愉快的事都是一闪亮的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逬出神奇的——如同两个人透彻的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感情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的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的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云。这些种种便都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多少人有那机会,且没有多少人有那种天赋的敏感和柔情来尝试那经验,所以就有那种机会也无用。……在夫妇之间为着相爱纠纷自然痛苦,不过那种痛苦也是夹着极端丰富的幸福在内的。冷漠不关心的夫妇结合才是真正的悲剧!

  如果在“横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无情感”中叫我来拣一个,我毫无问题要拣前面的一个,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

摘自《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Career & Love

  最近看了几本创业的书,特别是《Rework》和《黑客与画家》——有人说开发人员看了,会被唤醒。很没个性地说——我也有这个感觉-_-

  从去年年中开始做面试官,到现在刚好整整一年,面了几十个候选人,通过的人还是个位数——我只负责初面的技术面试。可能目前技术人员的成长环境并不好吧,对这个结果偶还是蛮失望的。

  今天面的一个人就是一个极端例子。一开始面了项目经验,虽然他做的行业蛮“高端”的,而且业务相对复杂,“准入门槛”较高,做得深的话,应该是很有竞争力,可惜他对业务的理解居然只停留在需求的接口文档上。后来面了技术能力,我跟搭档问了将近十个问题,答出来的寥寥。更无语的是,送他下电梯的时候,他还不忘点评一句“你们问的技术问题这么深,谁能答得上来啊……”而其实,这些问题,对于一个三年经验的开发人员来说,就是需要掌握的——而他已经工作七年了。

  感觉现在的业内气氛有点浮躁。这样的人在这里被刷掉了,也许去其他地方还是能找到薪资不错的工作——但是作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跳槽追求的是什么呢?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发展方向不外乎两种:或者专心研究技术,成为技术专家/技术架构师,专注于解决性能,扩展性,编程模型和开发框架等问题;或者偏重业务,通过研究本行业内的各种应用和解决方案,成为举一反三的行业应用咨询师或业务/应用架构师;

  两个方向,都是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的,面试落选的开发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很多的开发是外包出身,经验杂乱而又没有沉淀,导致N多年了,仍然还在照着详细设计文档敲代码。

  上面是之于大公司。对于创业公司,其实,开发人员的可能性更大。道家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开发人员就是互联网及软件行业的“一”,对于初创公司,是没有专职测试的,更没有产品经理。专职测试,只有在系统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每次的升级都需要考虑对原有业务的影响的时候,才会产生;而产品经理,则是产品和用户达到一定规模了,需要有人重点关注产品的整合、协调和市场需求调研,才会出现;因此,测试和产品经理都是开发人员的“肋骨”——借用一下亚当的知识产权-_-

  因此,不管是在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开发人员都有无限可能,好好沉淀自己才是王道。如果跳槽只为了一个月多赚几千块钱,等你老了会觉得很可笑——当然啦,创业就是另一回事了。

  ———————–分割线,下面请灯光师将灯光调暗,我们来谈谈感情——————————

  当了一次协调者:执着的小伙和逃亡的姑娘。跟小伙聊了好久,最后还是无功而返。对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是如此的耳熟;将心比心,这种感觉又是多么的亲切。

  再过7天,我对自己的三年诅咒就要满了。那三年的诅咒,就是给当年的我的“执着”的惩罚。当年的“执着”,除了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臆想的“敌人”和一个荒废的blog,就再没留下什么——如果硬说有,那就是当年自我陶醉时写了近10万字的blog,还有因此锻炼出来的伤感细腻的文笔(稍等下,偶先吐会儿先-_-其实是高中时小说看多了)……现在回想起来,除了后悔还是后悔。真正的爱情不是那样的,也许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感情中炽热一回,才会懂得爱,但是当年的我明显是烧错了地方了。

  然后看到当年自己的样子更加炽热地出现在另一人身上,感觉真的蛮奇特。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啊。

  严肃!严肃-_-严格来说,不管爱情是啥,它总是至少关乎默契和心跳,而默契是首要的。如果两个人不是一条生活轨道的,你把心跳出来了都没用。爱情也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你付出得多了,对方就要用爱来回报你。爱情更不是占有——你可以说爱情是排他的,但这话的前提是两个人已经在一起了——还没在一起就时时抓在手里生怕丢了,那就是赤裸裸的占有了。

  当局者迷,而且不愿意醒,只能老天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