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的命运》

一百年前的前辈写的书。原来那个时候的人,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社会与民主这些主题,已经有如此透彻的观察了。

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优势都在于“明理”,不同的在于,西方的“理”是客观世界的科学理论,中国的“理”是与“人”打交道的道理,包含了两点:一对自己,向上之心强;二对他人,相与之情厚。

向上心,即不甘于错误的心,即是非之心,好善服善的心,要求公平合理的心,拥护正义的心,知耻要强的心,嫌恶懒散而喜振作的心……总之是一句话:人生向上。

想与之情,则是儒家相信,一个人天然地与他前后左右的人,与他的世界不可分离,西方的民主始于不得不承认旁人,而中国则天然地先自动承认了旁人。

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对人生的第一个问题,即对“物”上,西方的科学思想更有作为,对“物”的追求和探索上,需要努力先“外”求索,而在人生的第二个问题上,即对“人”的问题上,又不能一味向“外”用力,对“人”的互动,需要你情我愿,一味用力强求只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中国哲学的内向性反而是更好的处事哲学,“反求诸己”有时候反而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换了个显示器

自从第一次知道了电子墨水、电纸书之后,就被这个只有黑白两色的屏幕深深吸引,原有无它,只因为不管我学习工作,需要看屏幕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我应该是最早购买电纸书的人之一了,在kindle还没进入中国的好多年前,我就买了一款国产的电纸书,后来买了nook,再后来又接连买了2个kindle,加起来,从2010年到2017年一共买了4台电纸书。

可惜电纸书只能用来看书,而在每天工作的时候,我却还是不得不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将近十个小时盯着电脑屏幕,这些年下来,明显感觉眼睛越来越不好,眼睛越来越干涩。

很早以前就在设想,能不能用电纸书的屏幕来做电脑屏幕呢?记得去年还在京东上搜索过“电子墨水显示器”,可惜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产品。

现在才发现,我找错地方了……这种东西,应该在万能的淘宝找啊……果然,我在淘宝上找到了。

幸好还不晚,幸好用起来达到了我的预期,或者应该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原来电子墨水屏真的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作为电脑屏幕了,连我现在打字的延时都完全感觉不出来。

感谢充满创意的人们,感谢大上科技!

“相信相信的力量”

老婆花了1万块钱,报名了一个三天的“PhotoReading”培训课,一堂课一共五十多人,据说名额爆满,好不容易抢到名额。
学习的基本上都是90后,先感叹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很舍得花钱,再感叹一下类似的“神秘”“超级”技术培训,十几年来套路居然还是有效的——记得十几年前,上中学的时候,就在哪里看过类似的“快速阅读法”、”全脑阅读法“的宣传,画面上是几百人的大课堂——至少在精细化上,现在比十几年前进步过了。
当然,作为爱妻达人,老婆想学习,那是再好不过,效果好不好、是不是传销忽悠,都不是关键问题。
但是很想探讨一下,这种所谓的阅读技巧的运作机制。
这门课,了解下来,其实就是一本叫《高倍速阅读法》的阅读技巧书的实践版,全程按照这本书的理论来设计,方便大家正确地在互动中高高兴兴地把技巧学到。具体是什么技巧呢
我理解下来是如下:
1、有目的地看书:先通过标题、目录等,大概了解这本书是什么主题的,然后思考自己要从这本书得到什么——此为准备阶段;
2、快速且按一定节奏快速翻阅全书,不刻意去理解看到的文字,而是用扫描照片的方式”扫视“每一页,用潜意识来读书——此为PhotoReading的阶段;
3、重新回来,根据阶段1准备的问题,采用跳读、摘录的方式,快速在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此为”激活“阶段;
抛开第2步,这就是一个主题检索式阅读的流程,不以阅读全书为目的,而这个阅读法赖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的也是这点:读完之后,你可以马上得到一个这本书(这个问题)的思维导图,并且立即分享出来——而在宣传上,它认为这就是”读“完了一本书,所以就有了一小时”读“完一本书的说法。
所以我让老婆去问问老师,”这个方法能用来读小说吗?”。
检索式阅读、主题式阅读、甚至是普通商业书籍的阅读,其实都是跳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本身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神秘技巧可言。
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第2步,按照老婆的说法,这种扫描式的翻书,潜意识自会理解书里的内容,潜意识是比表层意识快得多的,所以完全可以不等表层意识去”认“字,直接扫过就好。我表示怀疑,老婆说,老师说了,要相信,只有相信,它才会真的有效。
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瞬间想到了这句话。
如果我相信潜意识是一台巨快的机器,比表层意识快很多,那到底快多少呢?表层意识不介入的情况下,我怎么知道这一页书我看进去了?理解了?10秒钟翻一页也是翻,1秒钟翻一页也是翻,那到底是用哪个速度呢?
这一类相信”相信“的心理暗示大法,过去还有一本书《秘密》,也说得神乎其神,但是,里面的那些成功人士,如果这么相信”相信“的力量,为什么不去相信自己做了国家元首,相信自己做了世界首富,而只是相信自己写了一本书、开了一家小公司?为什么那些真正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不说他们是因为知道了相信”相信“这个”秘密“呢?
况且,这又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典型案例:那些能够被写进这本书的人,恰恰都是刚好相信了”相信“的力量的人,但是那些相信了”相信“而又偏偏不成功的人,也行人数更多,却被生生忽略了。
同理,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暗示自己这样扫描式的读书是有效果的,而且一小时”读“一本书的自我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这就是个神话。
那又如何,有一些信仰也不是坏事,所谓也许不够马克思。
但是为什么我觉得很难接受,也许恰恰是因为我很马克思吧,比较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啊。

为什么腾讯的投资眼光那么准?

投资需要分析,分析需要数据和信息,数据可以来源于被投资对象,信息呢?
我们通常说的信息分为两种。
相对静态的如各种常识、学术知识等,我们主要通过书籍,现在也很多通过多媒体(音视频)的形式获取。
相对动态的,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资讯,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在传统社会,我们一般通过媒体(报纸、电视)传播,或者通过人与 人之间的小渠道,如村口的广场、办公室的饮水机旁获得。而在互联网社会,媒体越来越被微博替代,而村口的广场和办公室的饮水机虽然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其实主要是微信和QQ上了。
而我们获取有独特价值的资讯,很多时候并不是通过媒体(不管是电视还是微博),因为媒体上的信息知道的人太多,反而没有了价值,而且媒体的信息是被编辑过的、趋势是有选择性的,媒体上传播的内容以及所暴露的人们的喜好,也许仅仅就是适合于传播而已。另一方面,我们在私底下交流的内容,不管是在饮水机旁还是在QQ、微信上,都是我们真实和别人交流的内容,它不会因为要被“传播”而变形(想想我们在微博上或者朋友圈上塑造的人格和形象,跟我们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差别很大?)。
于是,理论上,腾讯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它为全中国任何一个小团体都提供了一个村口广场讨论问题,它也为任何两个想在饮水机旁交流八卦的人,提供了线上的虚拟饮水机空间,然后,如果它愿意,它可以监听到这些广场和饮水机旁,大家都在谈论啥。从这个超大规模的信息富矿里,它可以挖掘得到,中国人正在讨论啥,我们喜欢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最近有什么新玩意儿……一个拥有了这些信息的人,它的投资是可以做到绝对的有的放矢的,于是,眼光准是不是就很容易做到了呢?

风险厌恶型的组织架构

这几个月因为工作关系,跟一个传统行业的巨型国企有了亲密的合作(长期驻扎对方总部),对于一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一开始对国企的氛围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两个公司文化的巨大差异,还是一次又一次震惊了我。

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以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著称,互联网公司重新定义了“加班”,也创造了“996”这样的职场新词。互联网公司的一切管理设置,都是为了确保员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干更多的活。所以互联网公司会有无数的产品要研发,即使没有新的产品研发,老的产品也可以不断迭代更新,让你在公司的每时每刻都处于被工作驱赶的状态,甚至还要霸占你的业余时间,提供各种交流工具和远程办公工具,让你随时随地能工作。

而这个国企却是完全相反,这个国企的研发组织设置和工作流程设置,似乎就是千方百计地让你做不了事情。

首先是部门设置,总部的权限非常大,地区公司没有自己的机房和研发团队(只有整体外包的ISV团队)。总部集中了很多权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总部自有的研发团队基本不研发产品,各种产品分散承包给各个外包公司开发,自有研发团队只作为总部相关产品的研发接口。业务部门也倾向于把需求给外部团队来做,尽量不涉及到总部的自有研发。

在职能设置上,又划分地非常分散,开发和测试团队完全拆开,测试单纯作为职能部分存在,不负责具体产品,只负责根据开发的功能描述做测试覆盖,运维和研发也距离很远(管理上),很多研发问题变成运维问题后,效率变得更低。最后,研发部门没有完全的发布权限,发布还需要业务领导签字,而且是真的“签字”,必须人工跑到领导的办公室让领导手写签字,而领导的办公室在几十公里以外城市另一头。

在工作态度上,这个国企的大部分员工基本没有主动性可言,有可能是因为是“总部”的关系,掌握着资源,不怕别人不来找他,所以一般是别人问一句,做一件事情,做完了也不会主动反馈结果,还是要需求方主动来询问,沟通效率非常低。做事的流程上,做事之前普遍需要向上汇报,领导同意才动手,而且经常是步步汇报,一件事情实际做可能就几分钟时间,但是光等领导答复可能就来来去去花去了好几天。而在事情落地时,总是尽量让事情不粘自己手。能够让需求方直接和做事情的人沟通,则接口人基本上就只做个牵线人。能够让外包来做的,就尽量不让自有研发团队来做。甚至产品的升级发布,能尽量不做的,则尽量不做,以不出事为基本出发点,甚至连发布审批的最高领导都是这样的态度。

为什么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呢?从刚来的时候开始,我就对这个国企的组织和激励机制做了很多询问/调研。从旁敲侧击和自己的分析下来,可能主要是一句话,这句话我听过很多次,但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或者借用投资术语,这是一种风险厌恶型的组织、流程和工作态度。

因为国企的性质,做得多了,不一定有奖励,做的少了,也不会有惩罚,特别是在这里,研发是纯粹的成本部门,也不会关联到业务的业绩考核指标。但是如果线上系统出问题了,那就要层层问责,一紧再紧了。比如这次勒索病毒,这个国企也出了案例,而且还上了新闻,导致的结果就是安全收的更紧,甚至不惜以暂停业务的方式处理。

就是因为这样的怕出事的心态,所以才有上面的总总。因为怕地市公司胡搞,运维的权限一定要收到总部,在权限的配置上,一定是现在要一个,就只给一个,不会为以后留任何余量。因为怕出事,所以尽量把责任分摊甚至转移,所以会有层层审批,宁可给外包做也不给自有团队做,以及处理一件事情拉进来一堆人,但是就是没有人做接口人。

在这样的组织状态下,能够留下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能够做到责任不沾身,同时能让领导有存在感的人,特别是如果还能落地一些事情,那就更厉害了。还有一种就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因为实际上做成一件事情的阻力太大了,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做事了,在个人精力上也不对事情做投入。我遇到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件事情(而且是很小的事情)交代给一个人前前后后不下十次,居然被问及这件事情具体做什么的时候,他还是要来找最开始的需求方询问——可谓是把“事情尽量不粘自己手”发挥到极致了。

第一种人毕竟是少数,能为这些人准备的位置也是有限的,这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属于第二种人,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强的逆向淘汰机制。真正有能力,有追求的人,不会甘愿做第二种人,第一种人实际上做得也累,而且位置也有限,于是决定了有能力的人很多会选择离开,而这也反过来让整个组织更加退化。留下来的第二种人会越来越浑浑噩噩,而从平时与他们的沟通中,也不断验证我的这个印象。当然不是说他们的人不好,实际上,大部分人,人品都是正直的,是我愿意去交朋友的,但是如果作为工作伙伴,我却是犹豫的。

这是一种最不好的研发体系,可能也是一种最不好的公司制度,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用在了规避风险,工作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处理流程和工作协同。

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首先就是,公司一定要奖罚分明。这一点和政府机关不同,国家公务机关是带着权力的服务部门,因为有权,因为是服务,所以以保证质量,确保不出错作为考核重点是没有问题,毕竟服务差一点,总比没有服务更好。但是公司是提供社会消费品的组织,公司提供的产品都是有可替代性的,这决定了公司的产品不能只追求“有”,更要追求“好”,于是公司的产品要不断升级改进。基于这个前提,公司的组织设置,也是要朝着能够更好地升级改进产品的方向去设置,因此,公司里要鼓励做事,鼓励改进升级。当然任何变化总是会带来不确定性,可能会变得更好,也可能会变得更差,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合适的奖罚机制,奖励变好,对于变坏的改变做区分,因为个人工作过失导致的变坏,给予适当的惩罚,因为公司战略或者部门战略导致的,则由相应的集体管理层负责。这样的奖罚设置,才可以让想做事,有能力做事的人脱颖而出,同时也能淘汰对公司造成消极影响的人。

然后,公司里有层级,有层级就需要有汇报和审批,这是必要的,但是一定不能事无巨细都向上汇报。一定要给每一个层级设置适当的自主权限,这既可以让每一个层级都有决定权和成就感,也能用责任驱动整个组织不断成长,更能让事情的决策和推进更加快速高效。

接着,OA真的很重要,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了,还用传统的签名审批,真的太拉低效率了。

最后,关于研发部门的定位,研发部门一定不能单纯定位为职能部门或者成本部门,研发部门要和业务挂钩,业务的考核也是对研发效率的考核,这样可以让研发部门有更大的动力改进系统、提高研发人员能力,也就不会出现这个国企这样的,宁可找外包也不给自己的研发团队做的事情。

《康美之恋》

最近一个人常驻北京,孤独中多了很多的时间静静思考。

孤独的现在勾起了孤独的过去,于是想起了《康美之恋》,又找到这个MV,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了好多次,还是满满的美的享受。

第一次看这个广告MV是在2007年,大二暑假,一个人留守学校的我,某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四周空空落落的,这个时候食堂电视上CCTV放起了这个MV,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了,那是一种发现了世外桃源一样的感觉。特别是最后发现原来是家乡的康美公司做的广告(康美是我们市里第一家上市公司),更加觉得震撼,原来广告可以这样做。

后来那个暑假里,这个广告每天陪伴着我度过一次次的午饭时光。

孤独不是坏事,其实我一直更喜欢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而这个时候,如果有喜欢的东西陪伴着你,孤独就更是一种财富,而不是受罪。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回忆不是好事,一直觉得,花太多的时间回忆过去,代表了现时的贫乏和对未来的迷茫。所以还是更多地把握当前,思考未来吧。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欧洲的历史观一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这样一脉相承下来的,突然有一个欧洲人觉醒了,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来写世界史,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从欧洲人的角度上来说。

在丝绸之路真正是“丝绸之路”的那个年代,丝绸之路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技术、文化和宗教交流的通道,作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着力点却在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的文学和艺术、罗马的钱币——向东方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以及古希腊、罗马与西方人眼里古西方永恒的敌人波斯之间千年争斗的起起伏伏。

当然,这些也是丝绸之路的的部分历史,只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作者的西方至上的写法特别地让人不舒服。按照作者的说法,伊斯兰教诞生以前,基督教在和琐罗亚兹德教、佛教、犹太教等的竞争已经获胜,基督教正大举向亚洲腹地进发。但是我所知道的却是,在伊斯兰卷席一切之前,至少中亚大地上,到处都是佛像和寺庙,所谓的基督教势力即使存在,也是非常式微的。而写到罗马和波斯的争斗时,波斯取得的胜利总是无足轻重的,罗马稍微得到一点优势了,就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过总体上说,大航海时代之前,写的还是总体不错的,很有大局观。特别是蒙古西征带来了黑死病的说法,算是刷新了我的认识。

大航海时代之后,特别是一二战时期,就是为了中东而写中东了。中东远在主力战场之外,作者却花了好几章的篇幅,渲染俄国和英国的势力争斗——确切的说应该是谍战和理论战,因为根本没有实际的战争,就像一个妄想症患者,不厌其烦地想着有人要杀了他。最后,这种幻想中的“剑拔弩张”以英国在一二战期间占领伊朗、分割伊拉克进而肢解奥斯曼帝国结尾,于是我才焕然大悟,渲染了几十年英俄争夺中亚,原来是为了给后面英国占领这片区域找理由呢——“因为敌人要占领这里了,我国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相对于对大英帝国的百般呵护,二战后中西亚干涉的主角——美国虽然也得到了作者的包容,但是毕竟还是收敛了不少,于是稍显客观一些。

总结下来,西方人的西方唯上的立足点,在讲述不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历史时,短板和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作为另一种视角的对比读物看看就行了。

观《孔雀之冬》

出差北京,临时决定晚一天回去,下班的时候顺手看了看有没有好的演出,就看到了杨丽萍。

很早以前就想看一次现场的杨丽萍舞蹈,可惜在上海一直没有买到票,于是果断入手了。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一次演出就成为告别演出了呢。

杨老师的出场很惊艳,身子骨还是那么柔软,翩翩旋转起舞的时候,仍然比转了一晚上的小彩旗柔美无数倍,指尖演绎的孔雀的灵动,仍然不露岁月的痕迹,配合着感染力十足的灯光,还是一如既往美得醉人。

当然,今晚杨老师的孔雀,迟缓的动作多了好多,也见不到几年前在春晚上还能看到的热情的爆发了,也许是今晚的主题使然——冬天、死亡本来就是漫长而缓慢的。

但是,也可能,她是真的老了。

想必观众们也心疼她,至少我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她动作太大,太过劳累。

而她,即使是累了,也是不愿意走的,这是她的舞台,她的一生所爱。最后的谢幕,谢了一次又一次,等到其他演员们退场了,观众也终于依依不舍地退场的时候,她居然又回到台上,忘情地跳了2分钟独舞。

她想让观众用手机记住她,毕竟正式演出中是不能拍照摄像的。

她更想让这个舞台永远属于她。

个人行为准则

1、读书

一周两本书,全年超过100本。只读需要的部分,不要一本书从头到尾不加区分地读,书是读不完的,要尽快地从尽可能多的书里汲取营养,而不是在一本书中过分仔细地寻找

另外,切记:读完每一本书,都必须花至少一个小时时间整理思维导图,或者是读书笔记,力求知识内化!

2、健身

每周至少游泳两次,每次至少游泳一公里

3、足球

多踢球,少看球。

联赛只看前四之间的比赛。

亚冠只看与日韩比赛及淘汰赛。

不看任何足球评论。

创业-初体验-发现另一个中国

结束了一周的等待和一周的纠结,上周末终于下定决心,跟老婆、爸爸妈妈分别做了详细的沟通后,我入局了。为了避免周一和大部门老大面谈之后,又因为某些原因动摇,周日晚上就跟Y明确了答复,不让自己有退路。

然后周一就是各种沟通,大部门老大的面谈没有动摇我,但是让我又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就是容易被外在的名声所牵绊,我的主管也最后一次找我聊,当然还是没让我回心转意。

唯一让我犹豫的是RZ,RZ让我想到公司在深圳或者香港建立研发部门的可能性,以及如果我留下来,未来通过这种方式回深圳,若干年后再出来创业的可能性。应该说,这条路,跟我现在的选择殊途同归,只是RZ建议的这个选择,风险更小。

不过我还是决定走,我不想表现出来我没有决断力,我已经犹豫了好多年,不想再犹豫下去了。

然后就是跟团队的沟通,杭州团队的道别,一次烧烤和按摩。喝醉了,说了很多。半夜两点才回到酒店。

第二天就去新团队报道。第一天的接触,就感觉到团队很靠谱,业务、产品、技术,几个人的创始团队,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上都非常专业,同时也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了产品的业务模式。团队第一天的沟通,聊了很多,也包括杭州的各式信息,关于房子的,关于各式的创业信息的。其实杭州慢慢地已经有了一个创业之都的感觉,不只是因为阿里带来的城市科技氛围,也因为阿里这么多年,给这座城市造就了数以万计拥有一定资产和个人能力的人才。人才是不甘于沉寂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这座城市因他们而变。第一次觉得,我并不介意在杭州“创业”两年,好好汲取这个城市的养分。在上海太过于安逸,真的容易迷失在白领的精致小世界里。

周三与老团队做了工作交接,也和C做了深入的沟通。自从做出了离开的决定,最担心影响的就是他,他也确实度过了两个不得安眠的晚上,实在是抱歉……很欣慰的是,C能够理解我的决定。而且他说得对,我们没有管理上的汇报关系,其实反而更好,希望以后继续做好朋友吧。

周三晚上直接奔赴北京。工作日的夜班飞机,居然人很多。到了酒店已是凌晨一点。

第二天7点半就从酒店出发,奔赴合作伙伴办公室沟通方案。

周四晚上,创始团队的第一次全员聚会。最能喝的两个业务同学,反而把自己喝醉了。能够理解他们的辛苦,三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能够落地自己想法的机会。而我们这些刚进来的产品、技术的同学,是站在他们辛苦打好的基础之上的。大家都很动情,这也许是人人互称“同学”的阿里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能够聚集一班诚恳的,同时又是有理想,敢于冒险的不同岗位的人,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经过这一晚,我不会再对这个项目有任何犹豫。即使这个业务本身不一定能成功,能够和这样一群人一起从零开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人生财富,何况,经过两天的了解,我相信,这个业务模式是能够成功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

创业的第一周,经历了老团队的离别,经历了无数次的挽留,也有小许的犹豫(至今犹记得听了RZ的建议后,和老团队离别喝酒时的痛苦纠结),也经历了新团队的诚恳会面和聚会时的真情吐露,以及自此的笃定和信心。然而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次决定前后考量的几周中,在这一周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在往返杭州两次,来往北京一次,周二的茶山会谈,周三、周五晚的飞机上,我看到了一个和我过去几年生活中不一样的中国,这是一个创业的中国,是由凌晨还是出差,飞机上还在学习,出差的路上,酒店里依然谈论着业务和想法的人所组成的中国,没有精致的生活,却散发出无限吸引人的魅力。

未来的几年,我要去追求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