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My Thoughts

I will always think, even though I am never right.

换了个显示器

自从第一次知道了电子墨水、电纸书之后,就被这个只有黑白两色的屏幕深深吸引,原有无它,只因为不管我学习工作,需要看屏幕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我应该是最早购买电纸书的人之一了,在kindle还没进入中国的好多年前,我就买了一款国产的电纸书,后来买了nook,再后来又接连买了2个kindle,加起来,从2010年到2017年一共买了4台电纸书。

可惜电纸书只能用来看书,而在每天工作的时候,我却还是不得不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将近十个小时盯着电脑屏幕,这些年下来,明显感觉眼睛越来越不好,眼睛越来越干涩。

很早以前就在设想,能不能用电纸书的屏幕来做电脑屏幕呢?记得去年还在京东上搜索过“电子墨水显示器”,可惜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产品。

现在才发现,我找错地方了……这种东西,应该在万能的淘宝找啊……果然,我在淘宝上找到了。

幸好还不晚,幸好用起来达到了我的预期,或者应该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原来电子墨水屏真的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作为电脑屏幕了,连我现在打字的延时都完全感觉不出来。

感谢充满创意的人们,感谢大上科技!

“相信相信的力量”

老婆花了1万块钱,报名了一个三天的“PhotoReading”培训课,一堂课一共五十多人,据说名额爆满,好不容易抢到名额。
学习的基本上都是90后,先感叹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很舍得花钱,再感叹一下类似的“神秘”“超级”技术培训,十几年来套路居然还是有效的——记得十几年前,上中学的时候,就在哪里看过类似的“快速阅读法”、”全脑阅读法“的宣传,画面上是几百人的大课堂——至少在精细化上,现在比十几年前进步过了。
当然,作为爱妻达人,老婆想学习,那是再好不过,效果好不好、是不是传销忽悠,都不是关键问题。
但是很想探讨一下,这种所谓的阅读技巧的运作机制。
这门课,了解下来,其实就是一本叫《高倍速阅读法》的阅读技巧书的实践版,全程按照这本书的理论来设计,方便大家正确地在互动中高高兴兴地把技巧学到。具体是什么技巧呢
我理解下来是如下:
1、有目的地看书:先通过标题、目录等,大概了解这本书是什么主题的,然后思考自己要从这本书得到什么——此为准备阶段;
2、快速且按一定节奏快速翻阅全书,不刻意去理解看到的文字,而是用扫描照片的方式”扫视“每一页,用潜意识来读书——此为PhotoReading的阶段;
3、重新回来,根据阶段1准备的问题,采用跳读、摘录的方式,快速在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此为”激活“阶段;
抛开第2步,这就是一个主题检索式阅读的流程,不以阅读全书为目的,而这个阅读法赖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的也是这点:读完之后,你可以马上得到一个这本书(这个问题)的思维导图,并且立即分享出来——而在宣传上,它认为这就是”读“完了一本书,所以就有了一小时”读“完一本书的说法。
所以我让老婆去问问老师,”这个方法能用来读小说吗?”。
检索式阅读、主题式阅读、甚至是普通商业书籍的阅读,其实都是跳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本身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神秘技巧可言。
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第2步,按照老婆的说法,这种扫描式的翻书,潜意识自会理解书里的内容,潜意识是比表层意识快得多的,所以完全可以不等表层意识去”认“字,直接扫过就好。我表示怀疑,老婆说,老师说了,要相信,只有相信,它才会真的有效。
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我瞬间想到了这句话。
如果我相信潜意识是一台巨快的机器,比表层意识快很多,那到底快多少呢?表层意识不介入的情况下,我怎么知道这一页书我看进去了?理解了?10秒钟翻一页也是翻,1秒钟翻一页也是翻,那到底是用哪个速度呢?
这一类相信”相信“的心理暗示大法,过去还有一本书《秘密》,也说得神乎其神,但是,里面的那些成功人士,如果这么相信”相信“的力量,为什么不去相信自己做了国家元首,相信自己做了世界首富,而只是相信自己写了一本书、开了一家小公司?为什么那些真正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不说他们是因为知道了相信”相信“这个”秘密“呢?
况且,这又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典型案例:那些能够被写进这本书的人,恰恰都是刚好相信了”相信“的力量的人,但是那些相信了”相信“而又偏偏不成功的人,也行人数更多,却被生生忽略了。
同理,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暗示自己这样扫描式的读书是有效果的,而且一小时”读“一本书的自我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这就是个神话。
那又如何,有一些信仰也不是坏事,所谓也许不够马克思。
但是为什么我觉得很难接受,也许恰恰是因为我很马克思吧,比较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教育啊。

为什么腾讯的投资眼光那么准?

投资需要分析,分析需要数据和信息,数据可以来源于被投资对象,信息呢?
我们通常说的信息分为两种。
相对静态的如各种常识、学术知识等,我们主要通过书籍,现在也很多通过多媒体(音视频)的形式获取。
相对动态的,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资讯,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在传统社会,我们一般通过媒体(报纸、电视)传播,或者通过人与 人之间的小渠道,如村口的广场、办公室的饮水机旁获得。而在互联网社会,媒体越来越被微博替代,而村口的广场和办公室的饮水机虽然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其实主要是微信和QQ上了。
而我们获取有独特价值的资讯,很多时候并不是通过媒体(不管是电视还是微博),因为媒体上的信息知道的人太多,反而没有了价值,而且媒体的信息是被编辑过的、趋势是有选择性的,媒体上传播的内容以及所暴露的人们的喜好,也许仅仅就是适合于传播而已。另一方面,我们在私底下交流的内容,不管是在饮水机旁还是在QQ、微信上,都是我们真实和别人交流的内容,它不会因为要被“传播”而变形(想想我们在微博上或者朋友圈上塑造的人格和形象,跟我们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差别很大?)。
于是,理论上,腾讯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它为全中国任何一个小团体都提供了一个村口广场讨论问题,它也为任何两个想在饮水机旁交流八卦的人,提供了线上的虚拟饮水机空间,然后,如果它愿意,它可以监听到这些广场和饮水机旁,大家都在谈论啥。从这个超大规模的信息富矿里,它可以挖掘得到,中国人正在讨论啥,我们喜欢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最近有什么新玩意儿……一个拥有了这些信息的人,它的投资是可以做到绝对的有的放矢的,于是,眼光准是不是就很容易做到了呢?

风险厌恶型的组织架构

这几个月因为工作关系,跟一个传统行业的巨型国企有了亲密的合作(长期驻扎对方总部),对于一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一开始对国企的氛围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两个公司文化的巨大差异,还是一次又一次震惊了我。

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以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著称,互联网公司重新定义了“加班”,也创造了“996”这样的职场新词。互联网公司的一切管理设置,都是为了确保员工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干更多的活。所以互联网公司会有无数的产品要研发,即使没有新的产品研发,老的产品也可以不断迭代更新,让你在公司的每时每刻都处于被工作驱赶的状态,甚至还要霸占你的业余时间,提供各种交流工具和远程办公工具,让你随时随地能工作。

而这个国企却是完全相反,这个国企的研发组织设置和工作流程设置,似乎就是千方百计地让你做不了事情。

首先是部门设置,总部的权限非常大,地区公司没有自己的机房和研发团队(只有整体外包的ISV团队)。总部集中了很多权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总部自有的研发团队基本不研发产品,各种产品分散承包给各个外包公司开发,自有研发团队只作为总部相关产品的研发接口。业务部门也倾向于把需求给外部团队来做,尽量不涉及到总部的自有研发。

在职能设置上,又划分地非常分散,开发和测试团队完全拆开,测试单纯作为职能部分存在,不负责具体产品,只负责根据开发的功能描述做测试覆盖,运维和研发也距离很远(管理上),很多研发问题变成运维问题后,效率变得更低。最后,研发部门没有完全的发布权限,发布还需要业务领导签字,而且是真的“签字”,必须人工跑到领导的办公室让领导手写签字,而领导的办公室在几十公里以外城市另一头。

在工作态度上,这个国企的大部分员工基本没有主动性可言,有可能是因为是“总部”的关系,掌握着资源,不怕别人不来找他,所以一般是别人问一句,做一件事情,做完了也不会主动反馈结果,还是要需求方主动来询问,沟通效率非常低。做事的流程上,做事之前普遍需要向上汇报,领导同意才动手,而且经常是步步汇报,一件事情实际做可能就几分钟时间,但是光等领导答复可能就来来去去花去了好几天。而在事情落地时,总是尽量让事情不粘自己手。能够让需求方直接和做事情的人沟通,则接口人基本上就只做个牵线人。能够让外包来做的,就尽量不让自有研发团队来做。甚至产品的升级发布,能尽量不做的,则尽量不做,以不出事为基本出发点,甚至连发布审批的最高领导都是这样的态度。

为什么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呢?从刚来的时候开始,我就对这个国企的组织和激励机制做了很多询问/调研。从旁敲侧击和自己的分析下来,可能主要是一句话,这句话我听过很多次,但是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或者借用投资术语,这是一种风险厌恶型的组织、流程和工作态度。

因为国企的性质,做得多了,不一定有奖励,做的少了,也不会有惩罚,特别是在这里,研发是纯粹的成本部门,也不会关联到业务的业绩考核指标。但是如果线上系统出问题了,那就要层层问责,一紧再紧了。比如这次勒索病毒,这个国企也出了案例,而且还上了新闻,导致的结果就是安全收的更紧,甚至不惜以暂停业务的方式处理。

就是因为这样的怕出事的心态,所以才有上面的总总。因为怕地市公司胡搞,运维的权限一定要收到总部,在权限的配置上,一定是现在要一个,就只给一个,不会为以后留任何余量。因为怕出事,所以尽量把责任分摊甚至转移,所以会有层层审批,宁可给外包做也不给自有团队做,以及处理一件事情拉进来一堆人,但是就是没有人做接口人。

在这样的组织状态下,能够留下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能够做到责任不沾身,同时能让领导有存在感的人,特别是如果还能落地一些事情,那就更厉害了。还有一种就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因为实际上做成一件事情的阻力太大了,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做事了,在个人精力上也不对事情做投入。我遇到的最极端的例子,是一件事情(而且是很小的事情)交代给一个人前前后后不下十次,居然被问及这件事情具体做什么的时候,他还是要来找最开始的需求方询问——可谓是把“事情尽量不粘自己手”发挥到极致了。

第一种人毕竟是少数,能为这些人准备的位置也是有限的,这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属于第二种人,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强的逆向淘汰机制。真正有能力,有追求的人,不会甘愿做第二种人,第一种人实际上做得也累,而且位置也有限,于是决定了有能力的人很多会选择离开,而这也反过来让整个组织更加退化。留下来的第二种人会越来越浑浑噩噩,而从平时与他们的沟通中,也不断验证我的这个印象。当然不是说他们的人不好,实际上,大部分人,人品都是正直的,是我愿意去交朋友的,但是如果作为工作伙伴,我却是犹豫的。

这是一种最不好的研发体系,可能也是一种最不好的公司制度,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用在了规避风险,工作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处理流程和工作协同。

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首先就是,公司一定要奖罚分明。这一点和政府机关不同,国家公务机关是带着权力的服务部门,因为有权,因为是服务,所以以保证质量,确保不出错作为考核重点是没有问题,毕竟服务差一点,总比没有服务更好。但是公司是提供社会消费品的组织,公司提供的产品都是有可替代性的,这决定了公司的产品不能只追求“有”,更要追求“好”,于是公司的产品要不断升级改进。基于这个前提,公司的组织设置,也是要朝着能够更好地升级改进产品的方向去设置,因此,公司里要鼓励做事,鼓励改进升级。当然任何变化总是会带来不确定性,可能会变得更好,也可能会变得更差,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合适的奖罚机制,奖励变好,对于变坏的改变做区分,因为个人工作过失导致的变坏,给予适当的惩罚,因为公司战略或者部门战略导致的,则由相应的集体管理层负责。这样的奖罚设置,才可以让想做事,有能力做事的人脱颖而出,同时也能淘汰对公司造成消极影响的人。

然后,公司里有层级,有层级就需要有汇报和审批,这是必要的,但是一定不能事无巨细都向上汇报。一定要给每一个层级设置适当的自主权限,这既可以让每一个层级都有决定权和成就感,也能用责任驱动整个组织不断成长,更能让事情的决策和推进更加快速高效。

接着,OA真的很重要,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了,还用传统的签名审批,真的太拉低效率了。

最后,关于研发部门的定位,研发部门一定不能单纯定位为职能部门或者成本部门,研发部门要和业务挂钩,业务的考核也是对研发效率的考核,这样可以让研发部门有更大的动力改进系统、提高研发人员能力,也就不会出现这个国企这样的,宁可找外包也不给自己的研发团队做的事情。

《康美之恋》

最近一个人常驻北京,孤独中多了很多的时间静静思考。

孤独的现在勾起了孤独的过去,于是想起了《康美之恋》,又找到这个MV,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了好多次,还是满满的美的享受。

第一次看这个广告MV是在2007年,大二暑假,一个人留守学校的我,某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四周空空落落的,这个时候食堂电视上CCTV放起了这个MV,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了,那是一种发现了世外桃源一样的感觉。特别是最后发现原来是家乡的康美公司做的广告(康美是我们市里第一家上市公司),更加觉得震撼,原来广告可以这样做。

后来那个暑假里,这个广告每天陪伴着我度过一次次的午饭时光。

孤独不是坏事,其实我一直更喜欢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而这个时候,如果有喜欢的东西陪伴着你,孤独就更是一种财富,而不是受罪。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回忆不是好事,一直觉得,花太多的时间回忆过去,代表了现时的贫乏和对未来的迷茫。所以还是更多地把握当前,思考未来吧。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欧洲的历史观一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这样一脉相承下来的,突然有一个欧洲人觉醒了,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来写世界史,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从欧洲人的角度上来说。

在丝绸之路真正是“丝绸之路”的那个年代,丝绸之路是商品贸易的通道,也是技术、文化和宗教交流的通道,作者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着力点却在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的文学和艺术、罗马的钱币——向东方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以及古希腊、罗马与西方人眼里古西方永恒的敌人波斯之间千年争斗的起起伏伏。

当然,这些也是丝绸之路的的部分历史,只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作者的西方至上的写法特别地让人不舒服。按照作者的说法,伊斯兰教诞生以前,基督教在和琐罗亚兹德教、佛教、犹太教等的竞争已经获胜,基督教正大举向亚洲腹地进发。但是我所知道的却是,在伊斯兰卷席一切之前,至少中亚大地上,到处都是佛像和寺庙,所谓的基督教势力即使存在,也是非常式微的。而写到罗马和波斯的争斗时,波斯取得的胜利总是无足轻重的,罗马稍微得到一点优势了,就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过总体上说,大航海时代之前,写的还是总体不错的,很有大局观。特别是蒙古西征带来了黑死病的说法,算是刷新了我的认识。

大航海时代之后,特别是一二战时期,就是为了中东而写中东了。中东远在主力战场之外,作者却花了好几章的篇幅,渲染俄国和英国的势力争斗——确切的说应该是谍战和理论战,因为根本没有实际的战争,就像一个妄想症患者,不厌其烦地想着有人要杀了他。最后,这种幻想中的“剑拔弩张”以英国在一二战期间占领伊朗、分割伊拉克进而肢解奥斯曼帝国结尾,于是我才焕然大悟,渲染了几十年英俄争夺中亚,原来是为了给后面英国占领这片区域找理由呢——“因为敌人要占领这里了,我国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相对于对大英帝国的百般呵护,二战后中西亚干涉的主角——美国虽然也得到了作者的包容,但是毕竟还是收敛了不少,于是稍显客观一些。

总结下来,西方人的西方唯上的立足点,在讲述不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历史时,短板和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作为另一种视角的对比读物看看就行了。

观《孔雀之冬》

出差北京,临时决定晚一天回去,下班的时候顺手看了看有没有好的演出,就看到了杨丽萍。

很早以前就想看一次现场的杨丽萍舞蹈,可惜在上海一直没有买到票,于是果断入手了。她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一次演出就成为告别演出了呢。

杨老师的出场很惊艳,身子骨还是那么柔软,翩翩旋转起舞的时候,仍然比转了一晚上的小彩旗柔美无数倍,指尖演绎的孔雀的灵动,仍然不露岁月的痕迹,配合着感染力十足的灯光,还是一如既往美得醉人。

当然,今晚杨老师的孔雀,迟缓的动作多了好多,也见不到几年前在春晚上还能看到的热情的爆发了,也许是今晚的主题使然——冬天、死亡本来就是漫长而缓慢的。

但是,也可能,她是真的老了。

想必观众们也心疼她,至少我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她动作太大,太过劳累。

而她,即使是累了,也是不愿意走的,这是她的舞台,她的一生所爱。最后的谢幕,谢了一次又一次,等到其他演员们退场了,观众也终于依依不舍地退场的时候,她居然又回到台上,忘情地跳了2分钟独舞。

她想让观众用手机记住她,毕竟正式演出中是不能拍照摄像的。

她更想让这个舞台永远属于她。

个人行为准则

1、读书

一周两本书,全年超过100本。只读需要的部分,不要一本书从头到尾不加区分地读,书是读不完的,要尽快地从尽可能多的书里汲取营养,而不是在一本书中过分仔细地寻找

另外,切记:读完每一本书,都必须花至少一个小时时间整理思维导图,或者是读书笔记,力求知识内化!

2、健身

每周至少游泳两次,每次至少游泳一公里

3、足球

多踢球,少看球。

联赛只看前四之间的比赛。

亚冠只看与日韩比赛及淘汰赛。

不看任何足球评论。

2017春节回乡见闻

家乡普宁,算是五线城市(县级市),在我上大学前,一直是个很典型的小县城,县城基本局限在步行可达范围内,市中心一个20层楼高的三星级宾馆,已经算是县城里的最高楼和标志性建筑了。横穿县城的7公里长的流沙大道两边,汇聚着县城绝大多数的商业,其他地方都是零零散散的7层居民住宅楼和学校,菜市场之类的居民设施。流沙大道往南一公里是国道(经过县城这一段叫环城南路),流沙大道往北两三公里是环城北路,整个县城差不多就是流沙大道这7公里,往南往北分别延伸一公里的范围内。环城南路往南就是农村了,初中在环城南路往南一公里的英才华侨中学读书,每天都要从农村和农田中穿梭两次。

然后我上大学(2005年)前后,新建的电信大楼成为县城最高楼(有二十几层),然后新的市政府建筑群修建完成,市中心老区改造完成(改造持续了高中三年时间)变成中华新城。那一片原来是破旧的老住宅和电子市场,改造完成后变成新居民区,同时还配套一个类似于沃尔玛的大型超市。这是普宁第一个大型超市,在我大学四年里,这里都是名副其实的市中心商业区,美佳乐超市加上从流沙大道到美佳乐的这条步行街,是市里过年过节包括平日里最热闹的地方。那几年里,私立学校也悄悄兴起,小我几届的表弟,成绩读得好的,不是去我当时就读的英才华侨中学(在我读书的时候是县城最好的初中),而是去二中(县城最好的高中)投资设立的私立中学——二中实验学校。房价方面,县城还没有房价大幅上涨的趋势,大学快毕业时,爸妈本有机会20多万买一套单层面积150平米的两层顶楼套房,没有入手。这几年往返大学和家里,主要在揭阳火车站坐长途火车,单程17小时。

大学毕业的前几年,主要的变化是,大型商业中心继续发展,之前集中在流沙大道中段的商业,开始往两头扩展。首先发展的是超市,流沙大道西端,初尝甜头的美佳乐超市又开了一家更大的门店。接着,大型的商业贸易综合体也开始发展,流沙大道西端,新建了普宁国际服装城,流沙大道东端,新建了占地更大的普宁国际商品城。另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中心新建商品住宅也越来越多,慢慢脱离之前的独栋楼房的住宅形式,转向住宅小区的形式,和大城市接轨,这期间房价在2000至3000左右。私立学校越发发展,不只是小学初中有私立学校,私立高中也慢慢变得瞩目。曾经最好的普宁二中,在优质生源的争夺上已经抢不过私立高中,这几年的市高考状元和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也更多的来自于私立高中。这期间从上海回家,主要坐飞机,开始飞到汕头,之后则飞到揭阳潮汕机场。

2013年底,广深高铁开通,到现在整整三年,这三年,是普宁变化最大的三年。普宁第一次通了火车,而且新建的高铁站,是附近(潮汕地区)离现有市中心最近的高铁站(普宁高铁站距市中心只有5公里,而附近的传统老大哥,揭阳市和汕头市,市区到最近的高铁站都有超过30公里路程)。普宁高铁站大约在环城南路往南1公里的东边,于是从高铁站出发,新修了和环城南路平行的主干道——双向八车道的普宁大道。这几年回家,看着环城南路和普宁大道之间的农田和农村,慢慢变成新的住宅区,商业集中区,特别是今年回家,突然发展整个县城大了好多,整个市区基本上向北向南各扩展了1公里。

这几天去了几个地方,东南角的高铁站,西南角的二中新校区和南方梅园休闲区,西北角的国际商品城,北部的普宁广场和万泰汇购物中心,发现这个五线小县城,已经开始有新兴城市的感觉了。首先最明显的变化是大规模的高层住宅区的兴起,去了小姑新买的御景城的房子(房价6000-7000),和大城市的高层住宅没有什么区别,电梯、地下车库应有尽有,而且御景城几期房子刚好围绕普宁广场,在普宁广场往两边看都是这个33层高的高层住宅区,着实壮观。居民的商业生活也更加丰富了,开业不到十年的美佳乐广达店已经没有人气了,中华新城凭借着市中心的地理位置仍然有大量的人流,但是主要的人流开始涌现万泰汇、国际商品城、南方梅园,前两个是综合购物中心,后一个是休闲娱乐区。万泰汇和国际商品城人潮汹涌,和大城市的购物中心基本没有区别了,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门口庞大的摩托车停车场和购物中心前广场上随处可见的垃圾——当然这个可以随着经济和居民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慢慢解决。酒吧、咖啡馆、KTV等各种城市生活必须的娱乐设施也比较普遍了。南方梅园的出现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休闲需求的旺盛,南方梅园配套着别墅区、水公园、游乐场和水库公园,同样人潮汹涌。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学期间和工作前几年对县城的印象——空气差,灰尘多,今年过年期间居然没感觉到,天空明显蓝了好多,看来之前的污染工业也已经得到了治理。当然,最大的感悟是,上大学之前,县城里最气派豪华的建筑,是市政府大楼,现在,不管是市民广场、购物中心、住宅楼还是新建的学校,都比市政府大楼要豪华。

现在,一个在普宁长大的孩子,到了大城市读大学,应该不会像我当年刚上大学那样感觉大开眼界了,毕竟,大城市里有的,除了明星演唱会等一些文化节目以外,这里也都有了。经济发展,至少在普宁,是惠及了小县城的。

节奏

今年以前,都有好长时间没有游泳了,记忆中过去两年都没有游过泳,最近一次游泳,还要追溯到2013年,我在北京出差的时候,住建国饭店,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去酒店的泳池游泳。持续了两个星期之后,我一次开车关车门时不小心夹伤了大拇指,血流如注……于是那一年再不能下水。

这两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感觉体力大不如前,越来越容易疲惫,于是,今年我决定重新开始培养健身习惯。

首当其冲的,是游泳。

今年的第一次下水,是在6月底。六月的梅雨天是阴冷的,6月底终于有了一次晴天之后,我高高兴兴跑到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

第一次下水刻骨铭心,在上海的六月底,我在一个室内的恒温泳池里,游了一个小时,其中竟然有一半的时间站在水里瑟瑟发抖,怎么都停不下来,只有让自己不停歇地运动,才能稍微抵挡一下这股寒意。

我已经虚弱到这种地步了吗……也就是在三四年前,我还能在三月底的早晨下水游泳,还能在十月份的时候洗冷水澡。

经此打击,我决定今年要把游泳培养成习惯,每周至少游四次,每周至少游三千米,而且要至少坚持游到十月底。

这样的坚持锻炼是有效果的。其实所有的体育锻炼和自我提升,至少在初始阶段,付出是很容易得到回报的。

小学的时候,每年暑假都会回爷爷家,在村口的小溪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游泳,几年下来,也算是学会了游泳。等到来上海之后,在游泳馆游过几次之后,才知道自己学的是自由泳,但我也马上知道,自己的游泳技术太野路子了,耗体力,游不快,而且还容易累。

于是我从头开始,学着泳池里其他人的姿势,学习标准的游泳技术。

在2012年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蛙泳——所谓学会是指,可以把控好节奏,持续不断得游,不需要停下来休息。蛙泳和仰泳都是比较慢,比较容易得到平衡节奏的项目。

今年的重点是学会自由泳,刚开始游的时候,我还是顶多游50米就会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现在,两个月过去,我已经可以一次游150米(其实还可以更长),每个晚上我可以游满1000米,而且不会感觉到累。更关键的是,下水的时候不会再瑟瑟发抖了,在现在9月份的阴天里,我跑步热身到健身房,马上可以下水,再不用像开始的时候,要在岸上慢慢往身上泼水,让自己适应水温。

最后的目标,我希望能够做到像蛙泳一样,找到一个平衡体力消耗和持久性的节奏。就像跑步很快却不能持久,走路却可以走很远,游泳也是可以慢而持续地游的,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体力消耗刚好达到足够让你前进,却不至于疲劳的临界点。

我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临界点。

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但是也不能跑得太快,以至于失去了跑完漫漫人生的耐心和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