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创业

体验CTO

这半年变化依旧非常大。

年初开始接手主营业务的部分研发板块,加之前端团队拆分,分散到各个部门,因此我已经开始多部门跨职能管理。

由于前端技术已经好多年没有实践过,三四月份陆陆续续借周末时间补习了一轮专业知识,五一节宅家的时候,顺便把我的个人项目升级了下,增加的网页和小程序功能。

中间因为ChatGPT爆火,我也成为公司内对大模型摇旗呐喊的先行者之一,迅速推动在我负责的产品线里上线了大模型的应用场景。

五一假期回来,老板突然找我,说基础平台总监要离职了,让我把算法团队也接了。

于是我又迅速从熟悉前端技术的阶段切换到要了解算法技术阶段……

好处是有了个理由,可以找老婆要预算了,立马下单了顶配的最新款Mac Studio。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在AI 2.0时代,有AI的想法,又管理着算法团队,可以做成很多事。

于是接手算法团队的这几个月,随着对算法技术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大模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我负责的业务,我第一次找到了真正创业的感觉——做战略前瞻,共创产品点子,验证技术可行性,最后设计完整的产品上线并商业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产品的最终成功,我在销售策略、运营策略、甚至PR上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我都把自己当成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在做事了,当然很多其他部门的协作同事也是这么看我的……

然而这个时候,另一个方向的选择机会也出现了。

虽然我负责的这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成型,而且即使算上产研成本也即将突破盈亏平衡点,总体发展向好,但是这个业务线在公司的整体业务盘子里,还只能算孵化中的第二曲线。而且公司里,不管是合伙人层面,还是兄弟部门,对于这个业务是否坚决投入,也是有一些不同声音的。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在这半年里,除了这个业务线的研发管理,老板也在不断给我新的领域(压榨我的价值:-))

直到8月份的时候,HRD找我聊天,暗示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事情——比如,不止管这条业务线的研发,或者技术部的几个部门,而是管整个技术部?

我当然也是愿意的。

于是在9月份的竞聘之后,10月份,我正式成为技术部的轮值CTO。

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个星期了。

角色的变化特别明显,记得任职后第一次跟老板汇报工作安排,我密密麻麻写了一整页的xmind,讲未来半年的组织规划,分机制建设、重点事项、人员管理……其中人员管理方面,几个一级部门总监工作安排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对于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结构优化,核心岗位做补强等。

老板听完,拿起笔在白板上边画边分析:下半年,我们有这几个核心问题要解决,组织怎么保障?应该这样、这样、这样……随着他的笔画,几个总监的scope被做了一番拆解,关键的战役上也拉出来了几个核心的二级leader骨干。

老板说完,指了指自己画的图:“这是CTO”,又指了指我的图:“这是技术总监”。

是啊,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大的权力,也意味着在人员调度和决策上,影响面也会更大。

于是,仅仅是技术部的组织阵型,这三个星期,我来来回回修改了不下十版。

首先,要考虑独立业务方向和重点投入方向的专职团队支持,然后,要考虑各个一级部门总监有各自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各个部门的协作关系,有补位的、支撑的、监督的,最后,还有考虑资源的优化配置,核心岗位的核心人员配置、相似方向的资源整合等。

在这三个星期的过程中,除了各种会议,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和各种人沟通,确实就是老板所说的,以前我还能以事带人,以后主要要靠以人带人了。

新的岗位刚刚开始,能做和想做的事情有很多。

望不负时光。

——写于11.4

这两周做了技术部全员的组织架构调整沟通,也完成了各个部门的下半年规划及通晒,各个层面开始有节奏地动起来,我也开始有精力投入到我自己要重点关注的两个事项上,终于觉得能舒一口气了。

然后周五的时候,HRD又约我吃饭了,我以为就是简单回访一下任职以来的情况,没想到她又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紧跟着,下午和老板开会,我又要承接更大的挑战了……

过几个月,我再来总结,这跌宕起伏的过程和结果吧,现在,我要先努力继续接住这抛过来的重担。

——写于11.18

创业3月记

离别

2021.12.31,失眠,凌晨3点从床上爬起来,到公司内网发了我的离职告别帖(也是我的第二篇内网帖,第一篇要追溯到13年我组织新疆自驾游,在内网发帖组团)。

东方露白时,我还是躺回床上,一直睡到将近中午,吃了午饭,开车到公司。

和工位附近的同事安静地告别,3个同事帮我把私人物品搬到车里,一一道别后,我开车到另一个办公区办离职手续。

公司电脑归还了,个人电脑也主动给IT同事格式化了,工牌也归还了,下午5点左右,拿到了象征解除关系的薄薄几张纸。

期间,不断有看了内网帖,过来加微信告别的同事,认识的不认识的,满满的离别的祝福。

下班时间,和两个老同事简单吃了晚饭,开车回家。

在家旁边的马路上放空了好久,调整情绪。很自由,但是又空落落的感觉。

12年来,第一次不需要“上班”了。

12年的岁月,足够改变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就连那个工作中才用得到的花名,都比我的真名要远远被叫得更多,仿佛它才是真的“我”。

Gap

两周的gap,更像是补上一些过去的忙碌中欠下的债,情感的和身体的。

1.1到1.6,带着妻儿回了深圳,在弟弟家旁边的亚朵住了5天,在深圳实现了大家庭的团聚,顺便到照相馆,补上了拖了很多年的全家福。

1.7到1.16,原计划的休养时间,被一次多年未见的感冒给搅乱了,连续一个星期在咳嗽不止中煎熬,连晚上睡觉都必须开着空气净化器怼着脸吹,才稍微能睡下。

新的历程

1.17,依然还是咳嗽,但是还是按计划到新公司报到了。

就像我的入职自我介绍说的,我希望在这里,开启我的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入职的第一天,就遇到前公司的传说级的人物。他也刚刚离职,到这家公司做顾问。在前公司,我都没机会跟他单独交流,没想到反而在这里跟他亲密共事了3天,跟着他一起,3天时间对公司有了一个相对整体的认知。

然后CTO也给我安排了定位,负责刚孵化半年的公司新业务的整体研发。

不得不说,这个定位很匹配我的过往经历,毕竟在最近的七八年时间,我在前公司负责过很多的创新业务。

所以我也很快找到了我在这里要实现的新的价值。

——过去的七八年时间,虽然我在技术上可以说相对“成功”地做出过一些创新产品,甚至有一些还是国内首创的产品,但是,在业务上商业上,这些产品都不算成功。

所以,我希望,在这里,我既要做到技术上的成功,也要做到业务/商业上的成功——这是我的职业生涯第二曲线要实现的更大的价值。

而且,我的经验和公司给我的角色,也决定了我需要为最终的业务结果负责。

于是,我再一次全情投入到新的创业历程中。

这3个月主要做了3件事——

  • 明确方向
  • 组建团队
  • 建设机制

明确方向方面,虽然已经孵化了半年,但是其实并没有人完整地描述过这个业务应该是怎么样子,要做成什么样子,所以我来的第一个月,是在各种内外部沟通、竞对调研中,明确了这个业务未来一两年的方向和技术的目标——而2月底全公司上下对这个业务方向的共创,则为这个阶段做了非常及时的信息补充,也让我对这个业务在公司层面的重要性有了巨大的信心。

组建团队方面,虽然在前期孵化的半年时间中,有20多个研发同学先后参与过这个业务的建设,但是在过年回来后我正式筹建业务研发团队时,CTO只划过来不到一半人,后端研发甚至只给了我4个“种子”,按照我今年的预算规划,我需要把团队扩大6倍。于是,2月份以来,我一半的时间都用来招人。当然到目前为止,效果非常显著,团队已经扩大了1倍,加上在途的候选人,又可以再扩大1倍。

建设机制,其实是最琐碎但是重要性丝毫不减的。公司的氛围非常开放,但是创业公司的身份也意味着不成熟,需要在很多方面——流程方面、意识层面、奖惩措施、团队规约、日常事务等等——慢慢建立有序的工作节奏。这个方面是我在前公司做得最少的(因为大公司不需要我去做机制创新),可能也是这个公司能给我最大锻炼的地方。过去的经验也许能提供一些参考,但是我希望,我能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用创业的思路去建设这些机制——毕竟前公司的经验也不都是好的,不然我也不会离开。

这3个月过得相当忙碌,记得清明前的那一周(也是上海全面封城的第一周),外面的疫情风声鹤唳,但是我完全无暇关注,那几天我每天都是五六个面试轮轴转,面试间隙还穿插着大大小小的电话会议。在老婆看来,我就是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连吃饭时间都在开会的工具人——当然现在稍微好些了,工作时间终于有一些可以自己支配的豆腐块了。

其实忙碌是好事,特别是你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忙碌的成果,就会形成一个很良性的正向反馈,促使你更有动力去忙碌——这是忙碌和“内卷”的区别,说白了,去年的时候,我可以让自己忙碌起来,但是我明明白白看到,我的忙碌其实就是在内卷,它不能带来新的价值,那我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假装忙碌呢?

公司有一个很务实做事的工作氛围,连创始人团队都在具体一线执行业务决策,而且从创始人到普通员工,都很坦诚,公司业务空间很大,所以也远远不到需要内卷的时候,这个氛围和成长阶段的公司,是很适合来开创事业的。

目前为止,感觉很充实,虽然肉眼可见地多了几根白头发,但是相比于获得的成就感、成长和创业的感觉,这都不是个事。

职业的下半场-纠结的开场

  ——写于2021.11.26晚

  从上周日下午,应约和创业公司X的CEO见面之后,连续好几天,我都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

  老婆说我这是幸福的烦恼,但是我把它看成我人生十字路口决定人生方向的重大抉择,一旦选择了一个方向,很可能另一个方向的未来就再也与我无关了。

  ——想想都很恐怖。

  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基本决定去那家外企C,周末在家已经开始翻看外网关于这家外企的种种信息,关于CTO背景的,关于公司业务和发展前景的,等等。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机会,到目前为止,这个外企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可以接的offer。如果我最终去了,这都可以算是一段奇遇了。从9月初HR联系到我,我兴味索然,勉强同意聊一轮后主动终止流程,再到10月份HR再次找到我,给我推荐了一个特别合适我的方向,再到技术VP面谈、4轮面试结束,给了我非常高的面试评价,然后非常爽快地给我了比较高的职级和薪酬涨幅。我也从一开始完全不感兴趣,到了解做的方向、看到对方的诚意、职级和薪酬,最后变成很想去……

  直到这家X公司的半路杀出。

  其实确切说不是半路杀出。两家都是国庆后差不多时间开聊的,而且X在我一次去杭州出差回上海的时候,用半个下午加晚上就把面试流程走完了,这时候C才面完两轮。

  只不过X的谈薪环节纠缠了好久。对方给的第一版薪酬方案居然比我给的当前年薪还要少30%……确实是对自己的offer太有信心了。在调整了一次后,报价依然是要我降薪,加上这时候C公司流程走完,很快给了我一个巨诚意无比的offer,X公司我几乎都不考虑了。

  只是我内心还是看好X公司的业务,也看好创始团队的能力,所以我没有直接拒绝,给猎头报了我的底线——不要求薪酬和C公司对齐,但是要比我现在的薪酬有一点涨幅,不然家人也不会让我走的。

  不过坦白说,报出这个底线的时候我内心其实已经对它不抱期望了。

  几天的沉默过去,就在我下定决心去C的时候,X的CEO发来微信,约周末见面喝咖啡。抱着交流学习,好聚好散的心态,我应约了。

  CEO很诚恳,而且出乎意料地爽快,和HR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回家之后我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纠结。推翻自己的决定并不容易,特别是两个选择南辕北辙的时候。

  选择外企,会有几倍于现在的现金收入,国际化的视野和环境,宽松的个人时间用于生活和学习,相对不错的职业机会(全新启动的业务,我相当于技术创始人+首席架构的角色),以及也许相对好的社会地位(外企上市公司的技术总监,听起来还不错……)。但是,年薪几百万朝10晚6的生活太安逸了,如果习惯了,我还会想要去闯荡,去建立自己的事业吗?而且虽然这个业务scope对于技术来说挑战足够大,但是业务毕竟是其他国家的业务,做一个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的业务,我能有多大的激情和耐心呢?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创业公司,我可以继续自己技术管理双线发展的路线,创业公司的历练也可以为未来可能的自行创业积累经验(或者这段经历如果成功了,也许就了结了我一直以来的创业心结),而且这个公司的业务和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影响和业务成就感更大,另外虽然短期现金收入比外企少,但是公司期权的成长空间也更大。当然创业公司也有显而易见的不足,我可能还会和在阿里一样忙,工作日里,可能依然没有太多时间陪家人。

  如果不考虑财务自由,外企的这个工作足够让家庭生活非常滋润,而且有真正的work life balance。

  如果考虑事业可能的进一步发展,创业公司的这段经历,也许会成为我未来事业更上一层的关键一步。

  光鲜高薪舒服国际化的外企?还是格局大辛苦有想象空间的创业公司?

  ——这是我这一周连续几天辗转难眠的灵魂拷问。

  现在,是时候做出决定了。我在这里给自己一个答案,也许未来会庆幸或者遗憾,但是我不会后悔,人生就是在一个个分叉口做选择,我们只能活在这理论上的多元宇宙的其中一个,不用假设如果自己选择了另一个宇宙会怎么样,只要在这个宇宙中活得足够丰富多彩,就够了。

  人活一世,不就是来好好体验生命的过程吗?体验,更多的体验,才是最有价值的。如果能有幸在这个过程中留下自己对世界的积极影响,那就是双份价值了。

  所以,在我刚跨过35岁的门槛的当下,我选择去创业公司。

  我将要收获的是创业的体验以及未来自己创业的可能性,同时不会丢失未来(如果需要的话)去外企体验work life balance和拥有一个国际化的工作环境的可能性。我失去的,仅仅是当下每年少几十万的现金收入,以及工作日晚上的陪娃时间(但是即便我去了外企,我就会把这个时间用来陪娃吗?我觉得我更可能把它用在其他地方)。

  13年前,面对支付宝和淘宝各自伸出的橄榄枝,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付宝,彼时的支付宝默默无闻,而淘宝已初露峥嵘。现在,命运轮回,我面临了又一次更广义的金融与零售的抉择,不同的是,13年来,零售的数字化愈发完善,而跨境的金融流通仍然大有可为。所以,也是时候,重拾我与金融4年前断开的缘分了。

  决定已下,我想挥挥手,和陪我走过12年青春岁月的公司道声再见,和惺惺相惜擦肩而过的外企道声珍重,然后转过身,坚定地走入我工作人生的下半场,绝不回头。

创业-初体验-发现另一个中国

结束了一周的等待和一周的纠结,上周末终于下定决心,跟老婆、爸爸妈妈分别做了详细的沟通后,我入局了。为了避免周一和大部门老大面谈之后,又因为某些原因动摇,周日晚上就跟Y明确了答复,不让自己有退路。

然后周一就是各种沟通,大部门老大的面谈没有动摇我,但是让我又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就是容易被外在的名声所牵绊,我的主管也最后一次找我聊,当然还是没让我回心转意。

唯一让我犹豫的是RZ,RZ让我想到公司在深圳或者香港建立研发部门的可能性,以及如果我留下来,未来通过这种方式回深圳,若干年后再出来创业的可能性。应该说,这条路,跟我现在的选择殊途同归,只是RZ建议的这个选择,风险更小。

不过我还是决定走,我不想表现出来我没有决断力,我已经犹豫了好多年,不想再犹豫下去了。

然后就是跟团队的沟通,杭州团队的道别,一次烧烤和按摩。喝醉了,说了很多。半夜两点才回到酒店。

第二天就去新团队报道。第一天的接触,就感觉到团队很靠谱,业务、产品、技术,几个人的创始团队,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上都非常专业,同时也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了解了产品的业务模式。团队第一天的沟通,聊了很多,也包括杭州的各式信息,关于房子的,关于各式的创业信息的。其实杭州慢慢地已经有了一个创业之都的感觉,不只是因为阿里带来的城市科技氛围,也因为阿里这么多年,给这座城市造就了数以万计拥有一定资产和个人能力的人才。人才是不甘于沉寂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这座城市因他们而变。第一次觉得,我并不介意在杭州“创业”两年,好好汲取这个城市的养分。在上海太过于安逸,真的容易迷失在白领的精致小世界里。

周三与老团队做了工作交接,也和C做了深入的沟通。自从做出了离开的决定,最担心影响的就是他,他也确实度过了两个不得安眠的晚上,实在是抱歉……很欣慰的是,C能够理解我的决定。而且他说得对,我们没有管理上的汇报关系,其实反而更好,希望以后继续做好朋友吧。

周三晚上直接奔赴北京。工作日的夜班飞机,居然人很多。到了酒店已是凌晨一点。

第二天7点半就从酒店出发,奔赴合作伙伴办公室沟通方案。

周四晚上,创始团队的第一次全员聚会。最能喝的两个业务同学,反而把自己喝醉了。能够理解他们的辛苦,三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能够落地自己想法的机会。而我们这些刚进来的产品、技术的同学,是站在他们辛苦打好的基础之上的。大家都很动情,这也许是人人互称“同学”的阿里带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能够聚集一班诚恳的,同时又是有理想,敢于冒险的不同岗位的人,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经过这一晚,我不会再对这个项目有任何犹豫。即使这个业务本身不一定能成功,能够和这样一群人一起从零开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人生财富,何况,经过两天的了解,我相信,这个业务模式是能够成功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

创业的第一周,经历了老团队的离别,经历了无数次的挽留,也有小许的犹豫(至今犹记得听了RZ的建议后,和老团队离别喝酒时的痛苦纠结),也经历了新团队的诚恳会面和聚会时的真情吐露,以及自此的笃定和信心。然而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次决定前后考量的几周中,在这一周几乎每天凌晨一两点睡觉,在往返杭州两次,来往北京一次,周二的茶山会谈,周三、周五晚的飞机上,我看到了一个和我过去几年生活中不一样的中国,这是一个创业的中国,是由凌晨还是出差,飞机上还在学习,出差的路上,酒店里依然谈论着业务和想法的人所组成的中国,没有精致的生活,却散发出无限吸引人的魅力。

未来的几年,我要去追求这样的生活。

商业和技术的新可能

上周六参加了极客公园上海的活动——奇点·创新者峰会 2016

这几年没有像之前那样常态性地关注创业圈和创业的资讯,但是断断续续刷feedly的订阅内容,也知道极客公园这几年做的东西,因此前几天看到fenny的公众号推荐,就毫不犹豫买了票。

整个活动没有让我失望。总体来说,有信息量,组织很专业,主题很有人文关怀,有点TED的感觉,甚至嘉宾访谈的形式,也有点TED的影子。

整体论坛的主题是“品质”和“幸福科技”,不管是大范畴的新能源、VR、AI,还是具象的高品质自行车、精品视频、高工艺手机产品,都是服务于这两个主题。

其实不管是“品质”还是“幸福科技”,都根源于一个更宏观的社会变化,就是中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拥有”和“消费”了,而是坚定地朝着产业升级的路径在走。前几年还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被视为屌丝,中产阶级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个在参加这个论坛之前,其实自己已经有一些感知。

年初看吴晓波的文章,吴晓波反屌丝经济,认为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突破一亿人的当前,中产经济已经崛起。而从我身边的观察,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而且不再强调穷游,越来越多的人乐于花钱做精神的消费,看比赛、电影、话剧……特别是,海淘在这两年爆发式的发展,以至于国家特别出台了针对海淘的税收政策。海淘恰恰说明了很多人不满意国内产品的品质,而不得不花时间、精力、更多的钱去买国外的产品,而这,反过来讲也恰恰是国内产品的机会。还有公司的同事,很多人辞职创办创意公司,做品质生活产品/服务——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相应的产业机会也潮水般涌现。

而这些机会,在最具嗅觉灵敏度的IT人眼里,变成了下一波IT行业的新趋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退去”,而以各式各样实物为载体的技术形态正在涌现。作为正在做移动互联网的人,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认同。其实在这次的技术团队晋升里,自己也能从侧面看到这个迹象。过往几年都是晋升大头的钱包团队,这次晋升提名的人数明显少了,提名而最终没有晋升成功人的也多了。甚至,回过头来讲,整个公司,在去年这个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撤销了独立的“无线部门”。可以说,无线的技术体系已经完善,后面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相对轻薄的“端”而存在,技术的真正核心,仍然是在后端的业务模式以及核心算法。特别是算法,在AI、VR、AR兴起的现在,越发地重要。

另一方面,作为创造了最大的财务自由群体的IT行业,其从业人员也开始更多地关注科技以外,去做更有人文关怀,更有情怀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是张向东和罗永浩。张向东是洒脱,可以在创业成功功成圆满之后,抛开名利地位,从零开始做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产业——自行车。罗永浩是悲壮,其实我一直觉得老罗唤醒了国内的手机行业,让他们从注重跑分拼硬件参数,变成一个个强调情调强调质感,而老罗作为第一个做出了这样的手机的人,却由于公司的经验不足,没能得到开创者应有的市场地位,但是他没有气馁和埋怨,一直在品质追求中不断前行。

应该说,正是有了中国整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这样的背景,有了中国科技行业十多年不断发展的技术积累,有了经历过这一波互联网浪潮被激发出来的全民对创业和创新的普遍认知,中国的技术行业发展已经走在了引领世界的道路上。

机会很多。

读书笔记之2011年4至6月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
None.

《社会学的想象力》
Note:
学院派的著作,探讨社会学的研究之道。

《成为技术领导者》
Mark:
解决问题型的领导风格:理解问题;管理想法的交流;保证质量。
在每到达一个高原阶段之前都有一个低谷阶段,每当我试图有所提高时,我都要先经历一次小小的退步之后才能取得大的提高。
为了攀登到新的高度,你必须离开原有的立足点,舍弃你擅长的东西,并且还有可能滑落到低谷。如果你不舍得放弃你擅长的东西,那么你会继续缓慢地进步,但永远达不到新的高度;
如果工作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领导者不需要有很强的能力,也能够利用人的敬畏心理来领导;

《那是软件架构师吗》
None.

《伟大架构师的秘密》
None.

《Getting real》
Mark:
更成熟并不意味着更复杂。
只交付用户所需的,摒弃任何客户不需要的。
伟大的软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伟大的软件必定是有倾向的。
构建一半产品,而非产品有一半缺陷。
你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东西上,如果你能抛弃不重要的工作和思考,你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生产力。
不轻易实现每个功能。
创新不是关于对每件事说yes,而是对每一件事说no,除了至关重要的特性。
设置首选项是一种逃避困难抉择的方式。
Have the confident that if the world heard it, they will pay for more.
Even if you don’t have a perfect answer, say something. When your customers encouter bugs, make sure to send a reply to them quickly thanking them for their input.
Beta passes the buck to your customers. If you’re not confident enough about your release then how can you expect the public to be?
Don’t create a culture of fear surrounding bugs. Don’t constantly seek someone to blame. The last thing you want is an environment where bugs are shoved under the rug instead of openly discussed.
Remember that negative reactions are almost always louder and more passionate than positive ones.
More mature doesn’t have to mean more complicated.
Note:
37signals是《黑客与画家》思想的坚定实践者,《Getting Real》也可以认为是《黑客与画家》的实践版。在软件开发工具越来越完善的现在,纯粹开发一个软件已经变成了类似于搭积木的游戏,也就是说,软件行业的“工程”特性已经越来越成熟——实际上也是越来越沉重和形式化;而另一方面,软件开发的“工艺”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程序实际上是帮助思考的工具,就像文字一样,而不是人堆砌起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工具——这只是程序的附带属性。因此,快速地构建,灵活地试错就成为这个工艺最弥足珍贵的部分。可惜的是,这样的属性,也决定了其只能在更”工艺“的地方,也就是小公司里实践。大公司的教条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但是,人员越多,单个人犯错导致的集体错误就会更多,这也是稳重与敏捷不可不为的权衡吧。

《灵魂只能独行》
Mark:
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并不证明有勇气,相反,有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证明了有信仰。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
“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一面彻悟人生的实质,一面满怀生命的热情,两者的结合形成了袁中郎的人生观。他自己把这种人生观与儒家的谐世、道家的玩世、佛家的出世并列为四,称作适世。若加比较,儒家是完全入世,佛家是完全出世,中郎的适世似与道家的玩世相接近,都在入世出世之间。区别在于,玩世是入世者的出世法,怀着生命的忧患意识逍遥世外,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用中郎自己的话说,他是想学“凡间仙,世中佛,无律度的孔子”。
哲学的沉思给了我们一种开阔的眼光,使我们不致沉沦于劳作和消费的现代旋涡,仍然保持住心灵生活的水准。

《失控》
Mark:
一个斑点大的蜜蜂大脑,只有六天的记忆,而作为整体的蜂巢所拥有的记忆时间,是三个月,是一只蜜蜂平均寿命的两倍。——Why?
Wilder Graves Penfield:每条记忆都对应于大脑中的一个单独位置。
正是其容纳错误而非杜绝错误的能力,使分布式存在成为学习、适应和进化的沃土。
失去了感觉,心智就会陷入意淫,并产生心理失明。
生命正在变为人造的,一如人造的正在变得有生命。
放在镜子上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的?——因果自循环。
盖亚理论——地球是一个自平衡的活系统。
群体的自适应-低层级的存在无法推断出高层级的复杂性。
均衡即死亡,流动即常态。均衡态不仅意味着死亡,它本身就是死亡状态。
自然万物都趋向于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生活中产生的正熵,是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主。
控制的三个阶段:能量控制;物质控制;信息控制。
对于任何一个复杂、危险的项目来说,最理想的团队人数是八个人。
要想保障繁殖,雌性的比例应该高一点,符合生态学的雌雄比例是5:3。
cyberspace:互联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正在把人类一步步引入到赛博空间。
你的优势不再体现在“如何完成工作”中,而是在“做什么工作”中。
网络化信息的自然本质:让拷贝流动起来,然后按照每一次使用收费。
要想诞生出新的、出乎意料的、真正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真正让自己惊讶的东西——你就必须放弃自己主宰一切的王位,让位于那些底层的群氓。
对于一种文化来说,最本原的动力就是复制自身以及改变环境以利于其传播。
进化的工作就是通过创造所有可能的可能性借以栖身的空间,来创造所有可能的可能性。
在任何社会中,只要交流和信息连接的强度适中,民主就必然会出现。在思想自由流动并产生新思想的地方,政治组织会最终走向民主这个必然的、自组织的强大吸引子。
通过地方层级上持续不断的微小冲突和微小变革,避免了大规模的宏观和全面革命、而整个系统既不会一片混乱,也不会停滞不前。
拥有成千上万个成员的大型网络里,每个成员的最佳连接度小于10。
死亡拥有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活着则存在于限制中。
大自然无中生有的九律:分布式、自下而上的控制、递增收益、模块化成长、边界最大化、鼓励犯错误、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变自生变。
冗余链路。
Note:
700页的宏篇巨制,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建筑学、软件设计、控制论、社会学、机器学习、计算机仿真、进化与遗传学、混沌理论……特别是,作为1994年出版的书,居然讨论了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电子货币、web、网络带来的赛博空间……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以实验数据和事实说话的真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书。这种轻松驾驭世间万物的感觉,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啊-_-。。
所谓《失控》,实际上是指,对于一个自平衡的活系统(生命体、地球、社会结构、人工生命)其内部结构是一种类混沌的状态,而这个状态不能是均衡不变的,一个允许自身不断自下而上裂变的系统,才会在这种局部无序,整体有序的进化中,不断适应和不断完善。以这种观点出发,所有的大系统都是“失控”的,没有一个中心控制者可以决定它的走向,甚至连“失控”本身也是活系统存在的基础,感官神经无序杂乱的信号输入,反而是意识得以形成的条件,而一旦所有感官都停止信号输入,意识即进入涣散状态。
对LISP语言刮目相看。一个正常程序的运行状态:1、无故障运行;2、修改后运行失败。而LISP的闭包特性使程序运行的第三种状态成为可能:随机修改后还能运行。LISP闭包是用来生成程序的程序。这使得随机修改后,“被生成”的程序也变得随机。这是人工生命中基因突变的基础。

《银行卡时代》
Mark:
VISA希望把自己和Mastercard区别开来。为了做到这一点,VISA把广告重点集中在与美国运通的对比上,希望通过提及并挑战美国运通在高端市场的领导地位来提高自己的声望。——把美国运通当做“稻草人”。
VISA“无处不在”广告,Mastercard“无价”(Priceless)广告。
“即使为了娱乐和消遣,同一行业的商人也很少聚集在一起,除非是一起密谋损害公众利益,或者相互勾结提高价格。”——亚当斯密《国富论》
在生物进化学中,与转折点相对应的是“点断平衡”——稳定让位于突变,典型的就是一个物种被另一个物种所取代。

《朗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Note:
比较下近期看的几部传记,为什么中国人的奋斗史总是格外辛酸?什么时候每个想活出精彩的人都能在快乐地做自己所爱的同时,就能自然而然地有所得,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成熟了。

《making up the mind》
Mark:
My Perception Is Not of the World, But of My Brain’s Model of the World.
For us to act upon the world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or not our brain’s model is true.
“Most of the time you are not aware of you are doing. What you are aware of is what you intend to do. As long as your intentions are fulfilled, you are not aware of what movements you are actually making.”
Everything we know, whether it is about the physical or the mental world, comes to us through our brain. But our brain’s connection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of objects is no more direct than our brain’s connection with the mental world of ideas.
The most famous number in psychology is 7, the number of items that can be held in working memory.
My brain discovers what is out there in the world by constructing models of that world. These models are not arbitrary. They are adjusted to give the best possible predictions of my sensations as I act upon the world.
My Perception Is Not of the World, But of My Brain’s Model of the World.
When we imagine a face, there are no sensory signals to compare with our predictions. There are no errors. When we see real faces, our brain’s model is never quite perfect.
When we interact with someone, we imitate them. We become more like them. This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predict what they will do or say next. I can know that my communication has been unsuccessful when my prediction about what you will do next is not quite right.
Note:
认知的层次:大脑神经元neurons->感知Perception->知觉awareness->意识mind。感知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有知觉到。而意识是我们对世界的建模,这个建模在人出生时就已存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对意识中这个世界的模型进行不断试错(trial and error)并完善的过程。由于是先有模型,再从现有模型中去感知外界,但是有些根深蒂固的模型,可能再怎么试错,却很难被改变,于是一个人对外界的感知就是完全“错误”的——这就产生了偏见。
为了与别人交换心智模型(Mind),我们从模仿另一个人开始,人在模仿中了解对方的意图,进而了解他的想法,这样的交互的结果,就是两个互相沟通的人,最后的行为模式会越来越像,因此,“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还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黑客与画家》
Mark:
在任何社会等级制度中,那些对自己没自信的人就会通过虐待他们眼中的下等人来突显自己的身份。因此,美国社会中,底层白人是对待黑人最残酷的群体。
建筑学和工程学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做什么”和“怎么做”:建筑师决定做什么,工程师想出怎么做。
“帕金森定律”之官僚主义:因为你必须做到,所以你能够做到。
潜在的买家会尽可能地拖延收购。大多数时候,促成买方掏钱的最好办法不是让买家看到有获利的可能,而是让他们感到失去机会的恐惧。
财富是用工作成果衡量的,而不是用它花费的成本衡量的。
Note:
《失控》里LISP语言用来生产计算机人工生命,这本书里,作者也对LISP“可以生产程序的程序”这个特性倍加推崇。真正好的编程语言是帮助你思考的,而不是教计算机工作“指令集”,机器语言是指令集,这个无话可说,现代的所谓“高级语言”,还是高级的“指令集”,就说不过去了。这个角度来说,一个系统动辄几百万行,上千万行代码,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东西。“一图胜千言”,现在的主流语言还停留在“千言”阶段,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画图”的计算机语言,或者是真正的模块化——不是现在面向对象里那么狭隘的语法级别的模块化,而是建筑范畴里的自由组装,任意拆卸。
工业标准和效率不一定等价,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则是不等价。创业是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极大压缩。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想创业,也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想学一门真正的“黑客”语言。希望若干年后,我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掀起银行的盖头》
Mark:
现代银行把业务与IT技术的界限抹平了,业务人员信息化,IT人员业务化。
2007年2月14日,工行数据中心当日业务量达到9416万笔。
因为法国决定了战争模式,在交战中歼灭了马木路克军,没给他们单打独斗的机会。
领导关心什么?一、在当地本行的竞争力,优势、长处、弱势在哪里?最需要解决那些问题?二、本行的经营力情况,业务经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最需要改进的是哪些问题?
一个良好的建议是一把钥匙,抓准了问题,领导就能决策,因而至关重要。

Social Network时代的创业壁垒

  故事从我手机上的街旁APP说起。话说我很早就装了街旁的APP,但是一直没打开过。这两天想试用一下,用了两次,我就放弃了,改用之前也没用过的大众点评网的Check-in功能了。

  话说街旁是国内LBS应用的鼻祖(这帽子有点高了,其实就是抄袭得最早而已),玩LBS当然首选街旁,何况,纯LBS的话,街旁似乎要完善一点——但是我还是放弃了。作为一个没有很多闲工夫的玩家,我的首要使用目的,是把LBS作为一种“本人到此一游”的档案,以后想怀旧一下,可以作为历史凭证,那些什么优惠券,check-in排名……我不care。

  光这一点就击中了街旁的软肋了。这几年已经看到太多网站莫名其妙消失,以至于我不会冒失地去注册一个账号,特别是考虑到长久保存东西的时候。

  于是就扯到了现如今创业的艰难。在web1.0的时代,没有用户生成内容,没有账户体系,网站可以生存得很好。web2.0时代,账户体系是很重要的方面——大家都知道,争取一个注册账号的成本有多高,没有自己的账户体系的网站,曾经又是多么地没有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说,Google在Gmail之后,Baidu在百度空间之后,才真正有了踏实的立足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账户体系又是一把尖锐的双刃剑,带来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转移成本的增加,于是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不管新浪、腾讯,做微博得心应手,也是因为之前的用户基础已经很牢靠。

  账户体系的双刃剑,还有更致命一方面,那就是User-generated content,特别是到了现在的社交网络时代,UGC基本上是网络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在天朝却不是想有就有的。饭否最先抄袭Twitter,结果直接被腰斩,但是新浪微博却活的很好。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刚成立的饭否不可能养得起上千人的内容审查团队,但是新浪从门户时代就是在自我审查中走过来的——一句话,dang对它非常放心。

  所以,回到开题。街旁虽然是更纯粹的LBS,但是为了避免突然某一天,发现永远登不上这个网站了,我还是选了在规模上看起来比较不容易被和谐的大众点评。

  这是一个不愿意在小事上折腾的用户的典型心理,由此可见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的艰难啊。

  P.S:这里说的是小公司的艰难,对于大公司,也许恰恰是最好的时代——小公司食不果腹,国外的竞争对手也有人帮忙挡着。几个月前,盛大的某box正式上线,一个月过后,我一直使用的Sugarsync就再也访问不了了——如果用阴谋论来解读,这种巧合实在不能不让人鄙视。不过我还是尽量相信是巧合吧。

  希望大公司多争点气,小公司多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