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LBS

Social Network时代的创业壁垒

  故事从我手机上的街旁APP说起。话说我很早就装了街旁的APP,但是一直没打开过。这两天想试用一下,用了两次,我就放弃了,改用之前也没用过的大众点评网的Check-in功能了。

  话说街旁是国内LBS应用的鼻祖(这帽子有点高了,其实就是抄袭得最早而已),玩LBS当然首选街旁,何况,纯LBS的话,街旁似乎要完善一点——但是我还是放弃了。作为一个没有很多闲工夫的玩家,我的首要使用目的,是把LBS作为一种“本人到此一游”的档案,以后想怀旧一下,可以作为历史凭证,那些什么优惠券,check-in排名……我不care。

  光这一点就击中了街旁的软肋了。这几年已经看到太多网站莫名其妙消失,以至于我不会冒失地去注册一个账号,特别是考虑到长久保存东西的时候。

  于是就扯到了现如今创业的艰难。在web1.0的时代,没有用户生成内容,没有账户体系,网站可以生存得很好。web2.0时代,账户体系是很重要的方面——大家都知道,争取一个注册账号的成本有多高,没有自己的账户体系的网站,曾经又是多么地没有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说,Google在Gmail之后,Baidu在百度空间之后,才真正有了踏实的立足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账户体系又是一把尖锐的双刃剑,带来用户黏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转移成本的增加,于是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不管新浪、腾讯,做微博得心应手,也是因为之前的用户基础已经很牢靠。

  账户体系的双刃剑,还有更致命一方面,那就是User-generated content,特别是到了现在的社交网络时代,UGC基本上是网络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在天朝却不是想有就有的。饭否最先抄袭Twitter,结果直接被腰斩,但是新浪微博却活的很好。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刚成立的饭否不可能养得起上千人的内容审查团队,但是新浪从门户时代就是在自我审查中走过来的——一句话,dang对它非常放心。

  所以,回到开题。街旁虽然是更纯粹的LBS,但是为了避免突然某一天,发现永远登不上这个网站了,我还是选了在规模上看起来比较不容易被和谐的大众点评。

  这是一个不愿意在小事上折腾的用户的典型心理,由此可见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的艰难啊。

  P.S:这里说的是小公司的艰难,对于大公司,也许恰恰是最好的时代——小公司食不果腹,国外的竞争对手也有人帮忙挡着。几个月前,盛大的某box正式上线,一个月过后,我一直使用的Sugarsync就再也访问不了了——如果用阴谋论来解读,这种巧合实在不能不让人鄙视。不过我还是尽量相信是巧合吧。

  希望大公司多争点气,小公司多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