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失败

7月4号——

这次失败打击非常大。

不光是失败本身,更多的是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从答辩结束之后就一直很乐观,特别是某个评委一句“今天下午最好的一个”让我以为成功在望。

结果正契合了一句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几天一直没睡好,白天里脑海里也时不时冒出来主管跟我说结果的那句话,真的是很不好受。

但是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再怎么难受,怎么不服气,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评委跟你说你是“今天下午最好的一个”,那只是表示在他的眼里,你比其他几个人好,但是这个不是选举,不是多选一,而是选贤任能。比别人好说明不了什么,你必须证明你能够胜任更高要求的工作。

很遗憾他们认为我还现在还不能。

问题出在哪呢?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好。一个是关于“纠结”的问题,我讲的案例确实是我曾经纠结过的问题,但是纠结的原因牵扯到团队利益的问题,这样的部门利益问题,在更高的公司层面上实际上是不好宣扬的,这样导致了我在描述纠结原因的时候磕磕碰碰,最后评委也没有理解我的纠结点。另一个关于现有问题和规划的问题,我其实没有想清楚,刚想起一个监控的问题就随口说出来了,没想到评委揪着这个深入。监控其实不是优先级很高的问题,我也还没有投入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为了圆自己的话,只好硬着头皮去说,于是又一次磕磕碰碰。而且我觉得这里可能为自己埋了个雷,因为监控涉及到重复造轮子的问题,我也许讲了原因,但是他们不一定会认同。

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就是我的表达。我的表达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了突出软件产品和自营业务的区别,不断强调各站点的需求不同,好几次这样的表述——“**站点是这样的”、“对于**来说,它的需求又不一样”……这样从评委的观感来说,就倾向于觉得我更多是在做一个个解决方案的架构,而不是体系化地去建设一个产品架构。另一个表达问题,其实是凸显了前面所有问题的一个症结,就是我的表达实在太快了,回答很快,语速也很快。表达快的好处是,显出我的思维敏捷,那个说我表现好的评委,一部分原因应该就是这个。但是表达快的坏处也很明显,对于我事先没有思考过或者需要比较“巧妙”回答的问题,我没有给自己思考“怎么回答”的缓存时间,所以这类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容易凌乱,而且容易给出不成熟的回答。而如果我回答得慢一点,给自己一点时间,我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题材可以回答。典型的就是那个现有问题和规划的问题,其实有哪些问题,需要做哪些规划,都是很久之前就在做了,结果我抓住脑袋中一闪而过的监控就开始回答,而监控恰恰是还没有做规划的一个领域。

所以归根到底,我还是自己把自己坑了。表达的问题其实一直是我的问题,但是我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一直觉得平时不爱说话,需要说的时候打机关枪般伶牙俐齿还蛮不错,事实其实是,不爱说话,所以口齿不清,打机关枪,你有时间思考吗?不怕说错话吗?

7月10号——

这几天慢慢消化,加上最终还是和评委直接沟通了一番,得到了更全面直接的反馈。归根到底,不管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越往上走,越偏向于对思维方式的考察。更高阶的架构师或者管理者,需要能够自己定方向,对技术人员来说,也许不能决定业务的方向,但也要能开始影响业务的决策方向。另外,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只是做一个项目,因此,你需要考虑协同作战,需要考虑长远的规划。总结一句话就是,先要做更高阶的工作,才能得到更高阶的工作。听起来矛盾,却也是羁绊我的一点。在其位谋其政只传统的工作思维,但是现在,我需要更多做一些,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事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