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My favourite activity, the only thing to change my life.

读书笔记——《常识》,《你一定要懂的财富经济》

《常识》
舍勒:怨恨是一种对他人不满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是种潜藏心中隐忍未发的怒意,毒蛇般地折磨和扭曲了一个人的正常心智与价值观。
“平凡之恶”(evil of banality):人类不需要是个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也不需要暴力威迫,他只需要合作,一个平凡的人就可以成就难以想像难以言传的邪恶。“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朋友的行为。持续一生的友谊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摧 毁 , 就 因 为 害 怕 错 失 了 加 入 历 史 的 潮 流 。 他们 只 是 在 纳 粹 的 威 势 面 前 失 去 了 自 己 下 判 断 的 能 力 。” (Hannah Arendt 《 Re-sponsibilityandJudgment》)。
如果一个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总是奋发学习的人,就是未来知识时代最需要的精英,那么中国一定是个很有希望的国家,因为我们也有一大批好学之士。
因为凡见过地狱的人,就知道世间有言语无法形容的虚无,人的感情有不能承受的界限。
《华尔街日报》还是一份出了名的性格分裂的报纸,它的社论和其他言论版上的内容固然非常右倾,可是新闻却相当独立,甚至有和评论版对着干的势头。
Tomly:新闻的独立不是理想主义。最近终于决定看《越狱》了,主角在决定对抗政府时,唯一的武器就是媒体。纵然,美国人的观念里,政府与生俱来就是 evil的,所以需要媒体时时去监督他。可是新闻机构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收购,一个默多克可以收购《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可能马上还有《纽约时报》……然后,为财团服务的传媒,就一定会比为政府服务的媒体客观吗?如此看来,翻墙不一定能带来独立的判断。或者,很多东西,其实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

《你一定要懂的财富经济》
经济学的心理学:
 1、三个西部牛仔对决的故事。A、B、C三个人正在决斗,各自都有两发子弹,A的命中率是30%,B是70%,C是100%。三个人都非常清楚对方的射击能力,请问最后谁存活的概率最高?
答案:A
2、家乐福打出标语,如果顾客发现所买的商品,在附近的商店有价格更低的,将对用户赔偿与低价格的差价的两倍。
结果:周围所有的超市都不敢标价比家乐福低。为什么?
三星,最新的垄断市场的手法:占领市场后迅速降价,并推出升级产品。增加潜在竞争对手介入的成本。

读书笔记之《世界因你不同》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

开复,你是想用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改变世界?

用胸怀接收不能改变的事情, 激励自己用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Lead your life。

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进它的怀里。

一个有思想,但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

一个品牌的信誉一旦陷入谷底,再想拯救它就会非常困难。

做研究就像一场长跑,遇到了高手,被人家甩得远远的,不能着急,不能乱了分寸,该怎么跑还是怎么跑。不要在意中途的快慢,最后胜出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

当你知道,这种奋斗有可能载入人类历史的基因时,那种强烈的价值感、那种被点燃的激情,会让员工与管理者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而这种“改变世界”的梦想与激情,也是微软公司不断创新的基因与动力。

遇到机遇的时候,只能自己 伸出手去把握。罗曼罗兰曾经说,“如果有人错过了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到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收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

我的习惯是在睡前回想一下白天的工作,然后再想一想第二天的计划。

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不要因为一个梦想没有实现就放弃你所有的梦想!

一个人的墓志铭代表了这个人一生的意义,留下了他这一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不要盲目地跟随他人,不要被信条所惑,只有你的内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读书笔记之2009.8

《当次贷危机卷席世界,中国怎么办》——
美元绑架世界:
在金本位货币制成为过去的形势下,纸币的价值,严格意义上将只是一张纸的价值。美元通过布尔顿森林体系成为世界货币,美国又通过解绑黄金使美元成为绑架世界的武器,在目前一半以上美元流通于美国国土外,各国外汇储备大部分为美元的形势下,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很难。而通过购买资源降低美元储备的做法又容易引发市场动荡(如中国05年尝试购买黄金增加黄金储备,导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飙升),中国目前的上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任何资源而不引起其他国家强烈反应,几乎不可能。
解决方案:
不要人为地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设置障碍,应该自信地,创造条件让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行动:
国家开始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
读后感:
 支付宝目前的境外收单,是与中国银行合作,使用美元结算,这样导致的问题是,无法进行实时的结算,用户必须等到银行结汇后才能知道自己实际支付了多少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必然要走向国际化,支付宝是否该考虑引入境外商家的人民币直接支付?事实上,在东盟国家,人民币已然是硬通货,甚至比美元还受欢迎。

《中国经济新观察》——
上半年火热的经济极大地依赖于国家4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而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又必然会抑制消费。靠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从政府投资主导转向启动民间消费与民间投资,向内需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推动力量。
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没有想象中大,东部沿海仍然处于产能被抑制的状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健全,产业转移和调整正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进行。
“我看清了大势,却无法避免损失。只要在这个市场之中,你就难免会被诱惑。”——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中国股市的感慨。
联合国人居中心得出的“合理的住房价格”为居民平均年收入的4至6倍,中国目前超过10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未来3年将会有9000亿元投资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棚户区改造工程。
在我国,最富的1%人群占的财富份额达到了全社会份额的35%。
“拉美陷阱”: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由于收入差距变大,为减少差距,缓解社会压力,过早地引入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导致高收入者投资减少,经济增长迅速下滑。

最后,来点哲学:-)——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
眼见为实:
如果你能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你将看到什么?对于塞西莉亚来讲,这已经不是一个假设或隐喻的问题。她刚刚试用了不平常的U-View全球视觉资讯交换网,这个设施能让人与人以这样一种方式联系,就是确切地看到他人所看到的东西,就好像自己看到的一样。
这对任何人都是一种不平常的经验,而对塞西莉亚来讲,甚至更是令人吃惊。因为当她看到她朋友卢克所看到的世界时,仿佛世界都是反过来的。对卢克来讲,西红柿是红色的,而她平常看到的是蓝色的;同样,她通过卢克看到的天空是红色的。当香蕉成熟时,她看到的居然是从黄色变为绿色。
当U-View的工作人员听到塞西莉亚的经验后,让她作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得知,她是以他们所谓的反向光谱看世界:她所看到的颜色,就是别人看到的互补色。但是,由于这种差别是系统化的,因此,要不是有U-View系统,将永远没有人知道这种差别。毕竟,她像别人一样能够正确地说西红柿是红色。
读后感:
沟通到底是基于共知的事实,还是共同的概念?当我们说我们是“面向对象”设计,我们说的是同一个“面向对象”吗?

读书笔记之七月其它

《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
  美国人写的美国趋势(以及一点点世界趋势)。
  最大的感触是美国、中国以及越南三个国家的趋势的不同。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富裕社会,没有太多的社会变革的土壤,因此其趋势趋向于”Enjoy Life”,越来越关注于总统候选人的人格魅力,而非对于其政治宣言(特别是对于富裕阶层的选民而言);分开居住的夫妻取代长期相处的伴侣,宠物取代孩子,初次性行为的越来越低龄化,伴随着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幼稚化(以意大利为甚)。这是一个没有太多物质负担的社会。而越南的趋势,是越来越富有企业家精神,越来越进取,四分之三适龄的中学生在学校里读书,这个比例应该让中国汗颜。越南就是十年前的中国。而中国呢?不断听到的言论是大学生就业难,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辍学去打工。而在社会的另一端,富有的人们则开始朝着西方的生活方式靠拢,于是,“中国的艺术家”成了一个小趋势。
书摘:由于美国已经有将近1000万个百万富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100万美元已经不再是过去的100万美元了。
我们“玩游戏”,并不是因为我们对社会太反感,以至于不愿意出门,而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软件所设定的情节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最大的挑战进行想象、计划和实践。(严重怀疑)
越南有四分之三的中学适龄儿童在学校上学。
原先的福特经济实际上已经被星巴克经济所取代——选择的多样化往往会引发个人的表达,使个人得到满足。
编织(可能类似于现在大学里的十字绣)在年轻人中流行。

《一生的理财计划》
为应对失业,至少应准备3个月的固定支出,较保守者可准备6个月的固定支出。
“4321”法则:
收入的40%用于供房和其他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10%购买保险。
“80”法则:
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合理比例等于80减去你的年龄再乘以100%,例如35岁时,股票投资的比例应该是45%。
家庭保险的“双十定律”
保险额度是家庭年收入的十倍,总保费支出应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

《中国不高兴》
《中国可以说不》作者的最新作品……一句话,虽然我们不应该崇洋,不应该被西方曾经的辉煌吓破了胆,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妄自尊大,毕竟西方这么几个世纪的积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推翻。特别的说,虽然美国的制造业确实已经没有几十年前那么不可一世,但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们还是和她相差甚远的。

读书笔记之《2小时品牌素养》

真正的学习并非掌握知识,而是为学习者带来心灵转换及行为的改变。
改善心智模式,不断探寻与质疑我们在既往经验中对环境所做出的假设。
产品时代,福特曾经的广告:你可以要任何颜色的车,只要那是黑色的。

独特销售主张理论(UPS):
1、通过每则广告都向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
2、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所不能或不曾提出的;
3、这个主张必须有足够的促销力,能打动顾客。

人类面临的威胁之一:信息爆炸。未来,失去思想和学会遗忘,将和减肥、节食一样变得必不可少。
市场的“二元法则”:任何一个市场最终会变成两个品牌竞争的局面。顾客对任何一个品类最多只能容纳七个品牌,最终更是只有两个
只有在顾客心智中完成了注册,即成为某个类别或特性的代名词时才能成为品牌。“我把文件EMS给你。”“我要喜之郎”就是占有了心智资源。
市场第二的品牌只有通过提出与领导品牌相反的主张才能赢得竞争,否则连市场第二的位置都难抱住。
打造品牌才是企业战略的首要任务,企业只有拥有了强势品牌,才能赢得顾客,才能建立长远的竞争优势。
国家与区域的品牌定位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就的程度,为此企业在战略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品牌定位于自身的企业战略方向是否相符,判断其实战略动力还是战略阻力。

读书笔记之《未来是湿的》

  这是我四月份以来看得最痛苦的一本书。本来应该是花一个周末下午看完的书,这次看了两个多星期……

  翻译是一门学问。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的区别,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就已经很明显,如果一本书的翻译,完全一句不漏不偏不倚地遵照原文,对于读者来说还不如读原著,这样不仅西式的思维更原汁原味,而且还能学英语。

  而这本书就是完全的原著直译版,甚至译者连一个成语都不敢用。不能不让我怀疑是直接改的金山快译的机器人译文。也许这本书,就一个标题让译者煞费苦心——因为不管推荐序还是译者序都在讲解这个标题的灵感来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畅销书的现状:吸引眼球,吸引眼球,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所以,“Here comes everybody”就被译成《未来是湿的》。

  再来说说书本身。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畅销书,尤其是趋势解析型的畅销书,基本上就是序言(甚至封面)的时候提一个观点,接着用几百页的篇幅证明这个观点。而证明的办法,往往是堆砌事实外加观点解剖——一个观点切割成一个个更具体的表象,再去证明这些表象。

  很遗憾这本书没有让我这个观点过时。

  最后,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唯技术论者,特别是结语对于计算器的论述。即使计算器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我们还是有需要手算七位数相乘的时候。另外,互联网社会化的趋势,不代表人类社会会因此人性化,更不能说”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当然,这一句是译者说的——爱不是随便就可以说的,互联网究竟会让人类更靠近爱,还是更远离爱,还很难说。至少互联网中的“小世界”里的人,大多数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而“六度分离”之后的那个人,你还是跟他一句话都说不了,虽然名义上你只跟他相隔六个人。

  啰嗦这么多,下面是笔记——

  关于”未来是湿的“,作者的观点在于,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化软件及社区的发展,终将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人性化。”湿“与”干“相对,强调未来的社会不会再干巴巴的,而是会充满人情味,变得湿乎乎的。

  而互联网社区化的表现,体现在了人肉搜索,图片、视频分享,人人Blog,维基百科式的协同生产,互联网社区带来的高效的线下活动组织能力,”小世界“的产生,开源软件开发等。

  维基百科成功的一个社会心理要素:愿意改进一篇差文章的人比愿意从头写一篇好文章的人要多得多。

  对于某个特定的社会系统,如果其成员之间是互动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集合,其统计数据倾向于遵从幂率分布:第N个位置的秩是第一个位置的秩的N分之一。这里的秩,可以是某一个用户对维基百科的贡献量。

A Career in Computing – 翻译

导读:《Thinking in Java》作者 Bruce Eckel 最新的Blog,很有用的计算机新手指南,翻译过来分享。
原文链接: http://www.artima.com/weblogs/viewpost.jsp?thread=259358

Computing Thoughts
A Career in Computing
by Bruce Eckel
June 2, 2009

摘要:
  我总是被要求提供对于职业的建议,在这个Blog里我已经尝试过去寻找答案,而且还在继续。对于提出问题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的的人,我深感抱歉。你们的问题激励着我继续为这个Blog而工作,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大家总是在问一个错误的问题:“我应该学习C++还是Java?”在这个文章里,我将试着陈述我对于选择职业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的看法。

  请注意我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并不是已经做出自己选择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你会一直继续,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她已经渗透在你的血液里,你离不开她。你已经知道答案:C++、Java、脚本语言、Python等等一大堆的语言和技术,你都理所当然地会去学习。你已经知道好几种不同的语言,即使你才仅仅14岁。

  问我这样的问题的人可能来着其他行业,或者来着诸如Web开发之类的领域,他们知道HTML是一种类编程语言,而且想尝试构建某些更大型的应用。但我特别希望,当你在问这个问题时,你已经意识到了想要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你需要学会怎么去学习,而且从不停止学习。

  在这个领域做得越多,我越觉得软件开发比任何东西都更接近于写作。我们从来不知道是什么早就了好的作者,我们只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会喜欢某个人的文字。这不是一种工程,仅仅需要把东西倒进口子,在转动手柄……把软件开发看成确定性的,是一个诱人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出一个个工具帮助我们制造出我们期望的表现。但是我们经验一直在告诉我事与愿违,因为这关乎人甚于流程。而软件运行在一个确定的机器上这个事实实际上已经越来越被人遗忘,就像Heisenberg原理之于人类一样。

  我的父亲是造房子的,小时候我有时会帮帮忙,一般是打打下手,放放砖块之类。他和他的木工告诉我,他们是为我好才给我这样的活——这样我就不至于走入这个行业。事实确实是这样。

  我们可以把开发软件比作造房子。我们不会把所有造房子的人当成完全一模一样的人。那里有着混泥土匠、屋顶工、管道工、电气工、砖瓦工、泥水匠、瓦片工、搬运工、粗木工、细木工,当然,还有工头。每一个工作都需要对应的技能,而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跟软件开发一样,造房子也是一个“建立-推翻”的主题。如果你想要很快地获得回报,你可能从杂手和砌瓦工开始做,这样你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曲线就可以获得回报。因为需求很强劲,你有稳固的工作,甚至你的收入也可能提升,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的话。但是一旦行情下滑,木匠甚至工头就可能把砌瓦工一脚踢开。

  当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仅仅是花一点时间学习HTML,你就可以得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但是当形势惨淡时,对于技能的要求更高了,HTML程序员(就像杂工和砌瓦工一样)第一个被抛弃了,而拥有更高技能的程序员则留了下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除非你准备好了去学习一辈子,不然不要进入这个行业。编程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高收入而又稳定的工作——但是唯一能保证这一点的,你总是让能自己更有价值。

  当然你总能找到例外。总是有一些人,仅仅学了一门编程语言,就可以胜任留在一个岗位上,而不需要增长他的技能。当他们只是幸免于难而已,他们最终无疑是很脆弱的。为了不让自己变得脆弱,你需要持续的提高自己,通过阅读、加入用户组(user groups)、参加会议以及研讨会。在这个领域学得越深,你就越有价值,也就意味着你有更稳定的职业前景,可以支配更高的薪水。

  另一个方法是先总体地观察这个领域,找到你最有才干的地方。例如,我的兄弟对软件很感兴趣,也进入了这个行业,但他的工作是安装电脑、维修电脑已经升级电脑。他总是一丝不苟,所以当他在安装或者维修你的电脑,你知道当他做好之后,它一定会很完美——不只只是软件,连电线都会被仔细地捆在一起。他总是生意兴隆,远远超出他的精力所能及,而且他甚至都不需要理会.com的崩溃。不消说,他的工作肯定不会被抢走。

  我在校园里待了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一直和她藕断丝连着。我甚至在UCLA开始了一段博士课程,又幸运地突然停止了。我说“幸运”是因为我不再喜欢呆在学校,而我之前待在学校那么长时间,只是因为我很享受她。但我的享受的,基本上是不务正业的东西——艺术和舞蹈课,在校报工作,还有一小撮计算机编程课(之所以说“不务正业”,因为我本科是物理专业,研究生才是计算机工程专业)。虽然我在学术上远谈不上卓越(有意思的是很多当时也许不会接受我这个学生的学校现在却用我的书做教材)。我真的很享受作为学生的日子,如果我读完了博士课程,也许我就会以一个教授的身份终老一生。

  但就如现在看到的,我在学校里最大的收获恰恰来自我那些“不务正业”的课程,她们拓展了我的思维,让它超越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在计算机领域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你总是为了某种目标而去开发,你对目标了解得越多,你就做得越好。我遇到过一些欧洲的研究生,他们被要求结合其他专业学习计算机,而他们的论文在解决这个专业特定领域的问题。

  同样,我觉得屹立于编程之外,将极大得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如多知道几种编程语言将极大地提高你的编程技能)。很多时候,我发现仅仅接受计算机科学的学习的人,对比有着其他背景,如数学或者物理等的人,在思维上有更多的局限性,因为后者有着更严谨的思维,也不会那么容易认为“这个适合我”(it works for me)。

  又一次我组织了一次会议,议程之一是探讨出一个理想的工作候选人的特征列表:

 。把工作当成生活方式。例如,你应该知道不止一种语言,没有什么比学习一门新语言更能让你了解到一门语言的不足。
 。知道从哪里,怎么获得知识。
 。学习在先,艺术在后(Study prior art)。
 。我们是使用工具的人。
 。学习是事情最简单化(Learn to do the simplest thing)
 。理解业务(看杂志。从小公司开始,因为那里有短小有趣的文章,接着你就可以考虑是否要看其他)
 。你要为错误负起个人的责任。“我就是这样(It works for me)”是不能接受的托词。找到你自己的失误。
 。成为一个领导者。一个沟通和激励者。
 。你为谁服务?
 。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更好的方法。展示并讨论你的代码,不要带着感情因素。你并不是你的代码。
 。完美是渐进的。

  做任何可能的冒险——最好的冒险是那些让人害怕的,但在尝试的过程中能让你感受到出乎所料的。如果你不为一个确定的结果而计划,那是最好的,因为你总是会失去正确的可能,如果你太注重于结果的话。我最好的冒险就是那些带着“让我们做些试验,看看结果怎样”动机而开始的。

  有些人要对我的回答失望了,说“是的,这很有趣很有用。当时说实在的,我应该学什么?C++还是Java?” 我还是再重复一次:我知道0和1看起来让每一件事情运作起来很确定,所以这样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没有。这不是做一个选择然后做完它。这关乎持续的学习和有时需要勇气的选择。相信我,你的生活会因此更加激情四射。

Further Reading
Here’s an earlier piece I wrote on how I got started in programming.

I found all these to be interesting and stimulating takes on the same subject:
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 by Peter Norvig: http://norvig.com/21-days.html
How to be a Programmer, by Robert Read: http://samizdat.mines.edu/howto/HowToBeAProgrammer.html
Here’s a speech by Steve Jobs, trying to inspire a group of graduating college students.
Kathy Sierra: Does College Matter? http://headrush.typepad.com/creating_passionate_users/2005/07/does_college_ma.html
http://www.paulgraham.com/college.html
http://www.joelonsoftware.com/articles/CollegeAdvice.html
http://www.jamesshore.com/Blog/Five-Design-Skills.html
http://steve-yegge.blogspot.com/2006/03/truth-about-interviewing.html
In a future article (I’ll post the link here when it’s done), I will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issues, whether or not you ever plan to be a manager, and in that article I’ll include a list of books that (even though they’re about management) you should read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your career.

读书笔记之《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公司发明并在很多大企业得到推广的商业文书写作规范。其关键概念是,写作时,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必须是对第一层次思想观点的概括;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每一组的思想观点必须符合逻辑顺序。

   原书读起来挺痛苦的,因为是纯粹的语言教科书。下面摘录了书中的一些重点观点,特别是对于我们最有用的PPT制作的指导原则。另附件中有原书的配套演示教材PPT。比书本要好看一点-_-

下面是书摘——

一、一般性写作箴言
1、理想的文章应该让读者在30秒内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构架(包括序言、主要论点和关键句论点)。
2、标题更多的是为眼球而写,而不是为头脑而写。因此,很少有人仔细阅读标题,不能靠它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传递信息。
3、文章的序言部分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部分必须先引入某种读者熟悉的“情境”,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其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再对该“疑问”做出“回答”。
4、写作时,必须首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否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写得一塌糊涂。按照结构进行写作能够使你及时地发现错误和遗漏。
5、千万不要紧接着文章题目写每一章节的标题,也千万不要紧接着每一章节的标题写每一小节的标题。
6、如果你坚持在文章的最后加上结论,应该写一些能阐明所要传达信息的重要性的东西。
7、在演绎推理的链条中,永远不会有四个以上的论点,在归纳推理的链条中,则不会超过五个。
8、尽量使用归纳推理写作,而不是使用演绎推理,因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9、仅让读者记忆7个以内的思想或概念。

二、幻灯片制作
理想的幻灯片应包括90%的图表,10%的文字。
I、PPT的基本准则:
1、文本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2、演示应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做配合
3、演示反映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II、幻灯片的指导性原则:
1、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其他论点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中再完全展开
2、论点应使用陈述性语言,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销售前景/销售前景看好——后者可以让读者更好理解
3、文本应尽量简短
   每张幻灯片最好不要超过6行或约30个单词。
4、使用简单的单词和数字
推荐:专业的幻灯片制作教程,基恩。泽拉兹尼的《用图表说话》

读书笔记之《微软360度-成功与成长》

I、观点——
1、中国社会的总体趋势是在向着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方向发展。文革结束以来对金钱的疯狂崇拜有所消退。
2、中国的教育体制比较专业,分得细,但是中国比较缺少通才。现在中国最缺最缺的不是在下面做事的人,也不是在上面做战略决策的人,而是在中间一段非常专家的(管理)人才。
3、华人与西方人相比最大的弱点在于:很多人习惯于被动思维,缺乏主动性。
4、团队中最需要的人:对自己有相当好的认识(Self Awareness),当你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一种人后,就应该勇敢地去迎接他(她),接受他(她),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充实;对周边情况也有比较好的认识(General Awareness);勤奋好学。诚实;勇于进取,不要羞于表现自己的进取心,应以自己的进取心为荣;可塑性,经常问自己的经理,有什么需要改进或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II、箴言——
1、要不断地学习,不要因为离开了学校就停止学习。微软提倡70/20/10 的学习模式,及70%在工作中学习,20%通过他人学习,10%通过培训学习。
2、”Be Zen about the short term as it all works out in the long term.” ——用禅心来看待短期,因为什么是都会最终得到应有的结果。不要急功近利。
3、计算机领域是非常要求影响和协调能力的,你的每一个点子、每一处创新都需要你去宣传来赢得他人的认可,借以实现并在广范围内得以推广。
4、要有自己突出的价值(Value),和别人不同,才会比一般人有特殊的机会。珍惜自己的长处,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同时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把握合适的机会,让自己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锻炼和准备,这样等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不会错过。
5、快乐工作的秘诀在于”追随你的激情“。什么能使你乐在其中?你的激情又在何处?通过问这些问题,你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向着标杆直跑,享受奋斗的过程,而你的激情和努力一定会带来你的成功。
6、对于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人来说:当一个工作让你感到紧张或一点害怕,这就是适合你的工作,因为只有让你恐怖的东西才能让你去自我突破,去成长和超越。

IIV、成长过程中的“十做”:
1、要迈好关键第一步(Milestone zero)
2、百分之百集中在你的目标(Stay 100% focused on your GOALS)
3、成为一个公认的专家 (Be a GOTO person)
4、面对现实(Get real)
    其一要面对现实,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局限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争取的同时定好合适的目标;其二要灵活应变,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来适应环境和条件。
5、保持自信(Confident)
6、有的放矢(Choose the right battle to fight)
7、保持心情愉快(Be happy)
8、使别人更成功(Make others more successful)
    每个成员都应该愿意和主动去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协助他人学习成长。
9、是自己的工作让大家知道(Make your work visible)
10、磨快锯子(Sharpen the saw)
    要不断更新和进步,学习再学习。

IV、成长过程中“十不做”:
1、不要发牢骚(Do not whining)
2、不要怕说”不“(Do not afraid of saying “NO”)
3、不要怕失败(Don’t worry about failures)
4、不要忘记说”谢谢”(Do not forget say “thank you”)
5、不要和别人攀比(Do not compare to others)
6、不要自己单独吃饭(”Never Eat Alone”)
    要努力结识更多的人,因为这样不光可以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公司其他团队、部门在做什么产品,用什么新技术,同时也是问问题,向别人请教学习的好机会。
7、不要只报告问题不提解决办法(Do not only report a problem without solutions)
    只报告问题不提解决办法的人常会被认为是在抱怨、发牢骚,而看到问题、积极想出应对办法,而且主动把问题解决了才是最好的办法。
8、不要忘记”计划每一天“(Do not forget “Plan your day”)
    根据科学统计,花在计划上的1分钟,往往可以节省执行时的10分钟。
9、不要太”安静“(Do not be too quiet)
10、不要负面思维(No negative thinking)
    如果我们总是能做正面的思考、分析,将困难、挑战、冲突、问题均视为是自己锻炼学习的好机会的话,我们就有可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避免由于心情差、急躁、发脾气等状态下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后果。